否定了“祖传秘方’式的老中医。
陈秉文让李明去找东京大学或早稻田大学食品领域、营养学领域的教授,最好是有点公众知名度、形象亲和的那种。
制作几期5分钟左右的‘健康小贴士’短片。”
主题围绕‘现代生活节奏下的水分与电解质流失’、‘运动后科学恢复’、‘深夜工作如何保持精力’等内容展开。
让专家用浅显的语言讲解原理,然后自然引出‘市面上已有基于此类原理研发的方便饮品。
甚至连“脉动”的产品名称都不用提,因为宣传片之前自然会搭配脉动的广告。
最后,陈秉文还特意强调,一定做成科普短篇,不要做成广告。
前世国内的电视台,一到深夜,电视上充斥着各种穿着白大褂、号称“专家”的人。
言之凿凿地推销着各种包治百病的“神药”,口服液、保健品、膏药、补酒等等,套路粗糙却屡试不爽,最终透支了整个行业的信誉。
与国内的观众到九十年代电视普及之后,才深受假广告荼毒不同。
此时的日本消费者已经领教过一波假广告的危害了。
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期各种夸大其词的广告轰炸后,日本消费者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
对“专家”背书和“神奇功效”普遍抱有高度的警惕和审视。
那种简单粗暴、将产品与“祖传秘方”、“包治百病”挂钩的套路,在这里不仅行不通,反而会立刻引发反感和质疑,甚至招致消费者厅和公正取引委员会的严厉审查。
正因如此,陈秉文才如此坚决地否定了那种国内未来盛行的、透支信任的广告模式,转而选择了更符合日本市场特质的“科学科普”路径。
这并非仅仅是道德洁癖,更是基于现实环境的精准计算。
唯有真诚和专业,才能在这个市场建立起可持续的信任,而信任,是品牌最昂贵的资产。
每晚23:00至次日凌晨01:00的时段,从来都是电视台的垃圾时段。
日本电视台的广告负责人接到方案后,又惊又喜,立刻表示可以安排最优质的深夜剧贴片和专题节目冠名资源,并承诺立刻开始排期。
下午两点,三得利总部会议室。
气氛比昨日更加严肃。
田中一郎身边多了两位高管。
掌管全日本销售网络的常务董事铃木,以及财务部门的负责人。
陈秉文带着凌佩仪准时抵达。
他没有寒暄,直接落座,目光平静地看向田中一郎。
田中一郎深吸一口气,开口道:“陈桑,经过彻夜商讨和紧急评估,您的要求三得利可以接受。”
陈秉文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田中一郎继续道:“但是,条件需要调整。
第一阶段,三大都市圈的核心便利店和商超可以按您的要求执行,自动售货机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