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54章 古来君臣相得益,莫过袁公与奉孝(1 / 1)

在陆逊的引领下缓步走入书房,这是赵云第一次来见袁公。

香灰沁染,云雾缭绕,掩映珠帘垂落之后,一道高深莫测的人影。

那人好似独坐云端之上,眸光晦明莫测,面目在云烟缭绕间看不真切。

唯有那一袭素衣白裳上,一条明黄色的五爪金龙,自云雾间若隐若现,那双黄金竖瞳漠然俯视着他。

龙袍!!!

常年跟着公孙瓒在边境打异族的赵云,哪里见过这架势?

心下当时为之一惊!

常言道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未曾想竟不是夸大其词,他赵云这才刚见一面,就已知晓其心。

这.这可如何是好?

纵使心智坚定如赵云,骤然间撞见这等事,也不由为之心慌意乱。

自己这时候是不是该勃然色变,为汉天子仗义执言,怒斥国贼,以表忠贞之节呢?

可.他现在身负公孙将军厚望,眼下袁绍攻势迅猛,公孙将军独力难以维持,急需派他来远交近攻,拉拢袁术为援。

这见面就怒斥国贼,对汉室是忠义了,可一旦误了大事,把公孙将军给害了,自己又谈何忠义呢?

可明晃晃看着一人,就在自己面前,堂而皇之穿着龙袍,如坐云端,而自己一言不发,赵云也感觉怪怪的。

况且自己今日撞见了他这等辛秘,这位袁公不会借此留下自己,强行不放自己走吧?

一时间,赵云心乱如麻,竟怔在原地无所适从。

与赵云的慌乱相反,袁术则打量着他,如同欣赏一件稀世珍宝,笑吟吟谓之曰:

“子龙既来,所为何事?”

赵云闻言,心底幽幽一叹。

自己没有在见面的第一时间,就怒斥国贼,显然心底已经做出了抉择。

他默认了袁术身上的龙袍,拱手行礼。

“回禀大将军。

前将军,奉天子诏,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事,易侯公孙瓒麾下。

军侯赵云,自幽州而来,特此求见大将军。

此行携公孙将军及奉孝先生书信各一封在此,请大将军亲启。”

“既是子龙千里所送书信,我当一观。”

随着袁术微微颔首,一旁陆逊当即接过赵云手中书信递上。

袁术一一拆开,先是奉孝书信,上书:

【袁公亲启:

见信如晤,袁公厚爱,害苦嘉矣。

其后就是他如何察觉不对,如何逃离袁绍,如何又被公孙瓒擒获云云。

无论袁公此前有何图谋,想来都应于嘉身。

且看在奉孝担此重名,几次三番为袁公“出谋划策”的份上,莫要抛弃嘉啊!

世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鸟未尽,兔未死。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得大义之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一统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一,如鲸吞虎视,何等雄壮!

袁公虽据大江之险,揽江淮之士,财富民殷,声名尚未有周之盛,军力亦为及秦之(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