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69章 张勋:纪灵?不在我之下(1 / 1)

庐江郡,郡治舒县。

此刻担任庐江郡太守和郡尉的分是,当初袁术在曲阿大封江东世家时的世家代表顾雍与朱桓。

这段时日以来,原本在刘勋治理下民不聊生的庐江,在顾雍这等宰辅之才接手后,很快便民生安定,欣欣向荣。

不得不说,在袁术给自家治下各郡,换了一批如顾雍、张昭、张纮等未来足以治理东吴,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后。

袁术后方焕然一新,这点单从庐江一郡,从刘勋的治理,换成顾雍的治理便可见一斑。

有此能臣干吏,分治地方各郡,寿春又得阎象于中央维持。

上面的主公袁术虽北上远征,书信中仍极为重视百姓民生,常施仁政,加之于吉的太平道鼓吹造势。

这段时间以来,袁营民生安逸、吏治清明,其前后反差之大,加之中原地区常有百姓逃难而来,言说北方诸侯混战之水深火热。

如此对比之下,也就难怪江淮两岸百姓,皆要高呼:见袁公如见黄天太平。

且不说顾雍任庐江太守后,使当地政通人和,便是郡尉朱桓,他更是接手了来自刘勋的馈赠。

要知道当初刘勋可是都打算拥兵自重,脱袁自立了。

其在庐江囤积了不知多少军械粮草,更把庐江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就是为了应对自立之后,袁术的怒火与反扑。

只可惜计划是好的,但还没等他准备好,袁术已经带着十万大军过来,强行把他换去充当北伐先锋了。

倒是初来庐江的朱桓,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连弩、火油、弓矢、粮草等怔在当场。

奇了怪了!这么多军需物资,还要瞒着寿春方面,自己的前任到底是何方神圣?

囤积这么多物资是要干嘛?准备造反吗?关键是他从哪搞来的?

朱桓一面希望那位被主公拉去当北伐先锋的前任人没事,一面笑纳了这批馈赠。

不过由于刘勋的部队,也被主公带去北伐了,所以新任郡尉的朱桓也只能自己重新招募郡兵。

所幸太守就是顾雍,同为江东世家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又有前任刘勋留下的物资粮草作基础。

朱桓很快就招募了五千郡兵,每日操练间,也在缓缓消化刘勋留下的遗产。

是的,遗产。

因为随着袁公北伐方面的消息不断传回庐江,自己那位神通广大的前任刘勋,果然不出朱桓所料的被牺牲了。

惊闻此讯,朱桓更加兢兢业业,不敢逾矩,每有大事常与太守顾雍相商。

如此将相相合,庐江也在平稳与安定中越渐繁荣,直至有军队来犯的急报传来!

“报!

有敌军来犯,为首者打着文字、黄字大旗!

更有水军出现在大江之上,其上书蔡字,张字大旗。”

太守府中,顾雍看完手中急报,皱眉谓朱桓曰:

“刘表发兵五万来犯,文聘、黄祖领陆军四万,蔡瑁、张允领水军(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