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74章 有一人,说出他名,吓汝一跳!(1 / 1)

第174章.有一人,说出他名,吓汝一跳!

“朕意已决,班师回朝!”

此言一出,没等周瑜再说什么陆逊已挺身上前。

“老师英明!

此以退为进之计也!

当下老师所以被曹操、刘备乃至于刘表围攻者,盖因连战连捷,群雄束手,引起诸侯之忌惮。

诸侯所以合纵者,畏惧老师如六国畏惧强秦也。

诚如公瑾所言,锐意进取,一往无前,或可尽得豫州之地,然进逼太过,诸侯难免效六国伐秦之旧事也。

今不若以退为进,今岁夺五城,明年取十城,然后予诸侯一夕安寝,彼起视四境,而我军又至,此虽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犹举火薪,薪不尽,火不灭,倾之以缓,日削月割,则诸侯以趋于亡,我军常胜矣。

当此之时,老师若退,则吕布、刘备争执于徐州,曹操、袁绍斗之于北方,刘表畏怯困守荆州。

诸侯心思各异,若无老师威胁,其自相斗矣,老师可高居淮南,缓图以制,此不争一时,乃谋长远也。”

袁术于王座之上,微微颔首:

“伯言所言,甚合我意,陈国直面刘备、吕布,依旧由纪灵及他麾下三万兵马镇守,不可轻动。

至于梁国,平东将军乐进何在?”

“末将在!”

“今命你拥兵两万,总领梁国诸事,以御曹贼,保境安民。

可敢接令?”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今得主公信任,敢不效死?”

袁术对此也颇为满意,这段时间以来,乐进表现的还不错,又有灭族大仇在前,所以还是打算给他个机会的。

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是以袁术又吩咐曰:

“袁胤、李丰可在?”

“臣在!”

“袁胤为监军,李丰为副将,你二人辅佐乐将军总领大军,但不要在军事指手画脚,可能明白?”

“臣等亦晓大义,绝不耽误主公大事!”

袁胤、李丰二人是他穿越而来最早接触的心腹,又是坚定的称帝党,在袁营之中深耕多年,地位不低。

有他二人看着乐进执掌大军,以备不测,一旦乐进真有什么不好的举动,他一个空降的主帅,能否越过二人调动兵马都不一定。

而他二人身为心腹,显然也能很好的领会执行袁术的意志,那便是:盯着乐进,多加防备即可,行军打仗上,只要乐进没有什么不妥的安排,就不要指手画脚。

见他二人也接令退下之后,袁术又唤之曰:

“伯言何在!”

陆逊上前领命,“学生在!”

“这段时间以来,伯言你每日跟着我,随侍身侧,得我言传身教,想来所学颇多,唯缺一历练实践之机也!”

袁术解下腰间宝剑,交予他。

“此剑名曰:如朕亲临!

我回寿春期间,梁国、陈国由你任军师,代我坐镇前线,为两位将军出谋划策,临机应变,便宜行事。

乐进、纪(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