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日之前,寿春。
看着手中一封庐江急报,一封主公袁术传回的死令,阎象陷入了沉默。
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万万顷良田里,茁壮成长的新苗,田野间是万民百姓一张张期待丰收喜形于色的脸。
有了曲辕犁,有了筒车,甚至是已经更新换代,准备等秋收就投入使用的耧车,所有人都知道,今年的粮食收成将远超以往。
而对平民百姓而言,一口粮食一口命。
特别是这两年通过对世家使用土地兼并,与对百姓分租田制度的大规模推行。
不少人都分到了袁家的租田,已经是淮南第一世家袁家的佃农。
身为袁公的佃农,他们当然也是要交租子的。
可问题是,如今淮南的天是太平黄天,而淮南的袁公正是黄天之子。
于是乎,分到袁家租田的百姓们忽然就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给袁公交租之后,可以得到免税卡,袁公来了不纳粮。
身为高贵的袁公佃农,他们享有特权,交租不交税。
虽然表面看上去,好像交租子和纳粮交税没区别,但这其中的差别便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地是袁公的地,交得是袁公的租,地主老爷们再也没办法来强买他们的土地,让他当佃农剥削他们的粮食了。
今后再碰见来抢田地的地主,直接就是一句,“我耕的是袁公的地,要买地你跟袁公去谈。”
就能把这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们,逼得没脾气。
至于说这些地主老爷们用其他手段欺负他们?
不好意思,咱现在可是高贵的袁家佃农,是袁公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
你动我一根手指头,试试?
自这批分到租田的百姓,试点性的改税为租之后,淮南税制清明了不止一星半点。
毕竟税收里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弯弯绕绕,藏污纳垢之甚,想要查清整顿,实在太难。
从世家大族,但地方小吏,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是这利益链中的一环,想要把他们整顿了,堪称大汉四百年来之难题。
但袁公居然另辟蹊径,交租不交税!
给部分特定人群,颁发免税,减税的特权,这玩意是有先例。
当年太祖高皇帝称帝后,对沛县父兄说:
【“游子一想到故乡就感到伤悲,我虽然在关中定都,死后我的灵魂还是乐念沛县。
而且我是由沛公的地位来诛暴讨逆,才得到了天下。
因此要把沛地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地百姓的赋税徭役,大家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
当年的太祖高皇帝,是大汉的天,而如今袁公就是淮南的天。
所以当那天袁公在寿春大朝会时,以手掩涕,谓之曰:
【“家主一看到手中的粮食,就会想到为此而辛勤耕种的佃户。
我虽然从不耕耘土地,但我的心里始终惦念着耕耘这片土地的百姓。
因此免(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