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26章 难不成袁公路,他还真是大汉忠良?(1 / 1)

襄阳的城墙屹立在荆州大地上,不动不摇,千百年来如是,今朝亦如是。

城上是翻腾的火海,是刀口舔血的厮杀,杀到人头滚滚,杀得仓皇逃窜。

城下是汹涌的洪涝,是一具具尸体从城上倒下落水,是裹挟着满城的鲜血滚滚东去,是流血漂橹,亦是血流成河。

文聘败了,黄忠降了,邢道荣降了,孙权降了

从对上袁军开始,荆州兵们就从没听到过任何好消息,但凡被他们寄予厚望,推上神坛的将军,只会让他们一次次失望,乃至于绝望。

今时今日,水淹襄阳,当袁军顺江而来,火船映红了襄阳半城穹天的时候。

这些荆州儿郎们,刘表恃之以拒袁术的最后守军们,他们又哪还有战心斗志,敢与袁军为敌?

心丧若死而无丝毫斗志,恐惧惊惶以至于失望透顶。

在襄阳城迎接袁军兵锋的,已经不再是曾经刘表麾下最精锐的将士。

现在的他们,只是一群挥舞着武器强装镇定的待宰羔羊而已。

城破的很快,几乎在蔡大将军骑马渡过三尺高的积水,一路涉水而来尚未赶至城门时,襄阳成就已经破了。

这座荆州第一大城,坚城,囤积军械粮草无数,兵精粮足,哪怕剩一座孤城,也能坚守数月乃至数年的荆州治所,就这么基本没什么抵抗的就破了。

水淹十万大军,满城洪涝满安,几乎谈袁色变的荆州士卒们,又还能拿出什么,来抵挡面前这支一次又一次,击败他们心底信仰军神大将们的袁军呢?

从文聘、到黄忠以至于邢道荣、孙权,他们不是没有拿起武器反抗,可得到的却是一次次失望。

既然反抗已经毫无意义,既然城外已经用十万人的鲜血书就袁公威名,那么他们也只能接受。

或降或逃,袁术很轻易就让邢道荣收编了这些襄阳守军,随后在他们的指引引路下,乘轻舟率军往城内的州牧府行去。

而在半路上,迎面撞上了正在策马艰难渡水而来的蔡瑁。

惊见龙旗招摇,白龙鱼服的贵人乘舟而来,蔡瑁赶忙在马上行礼拜见。

“荆州水军都督蔡瑁,参见袁公。”

“竟是蔡将军当面?”

见到蔡瑁一身是水的的狼狈模样,袁术都笑了。

“怎么?蔡将军这会才想着要赶来守城是不是来的也太迟了?”

他说着挥手就要下令,“我儿伯符何在?替为父将这位姗姗来迟的荆州最后守将斩了,以尽全功。”

“孩儿在此!”

孙策在船上挺抢出列,“谨遵父亲将令。”

什么?

一听袁公见面就要砍自己?蔡瑁当时就慌了,不是这剧情怎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对了!

自个心里是计划着出来开城投降的,但袁公不知道啊。

都没等自个开城呢,人已经打进来了,看自己这一副火急火燎赶去城门的架势,还以为是忙着守城呢(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