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56章 操:此必袁术之计策也!(1 / 1)

幽幽洛阳宫城,大殿之上,刘协高坐龙椅,俯瞰群臣,一言不发。

如荀彧所言,圣天子垂拱而治,他不需要说话。

但无为非无为,正如他方才拒绝荀彧,逼退群臣,独步越过曹军,大步向前一般。

乱臣贼子,安敢窥伺神器?

荀彧许下的安坐域中之地,坐等曹公还政的未来,他不信,也不认。

路要怎么走,朕说的才算。

他只是不再天真,不再单纯的以为斩杀一个国贼,便能万事大吉,就能天子亲政,国泰民安。

世间之事,从没有如此简单的。

要说杀曹,如今董承、徐晃控制皇城,自己一声令下,就能以除贼之名,将曹操格杀当场。

但曹操是有儿子的,曹营是有忠臣的,他此刻杀了曹操,下一刻曹仁便能倾洛阳之众,围杀宫城。

一如当年自己一纸令下,杀了董卓之后,李傕、郭汜领他麾下西凉军直接就杀入长安。

当然,如今刘备、刘表的大军就在城外,自己再让他们下令传讯,城外大军也会同时进攻曹军。

双方厮杀一场,胜负犹未可知。

可打完之后呢,无论是曹操赢,还是自己胜,大汉都完了。

荀彧已经把话讲的很明白了,如果假设袁术的军力是10,那么姑且往好了算,当曹操是5,刘备2、刘表2、刘繇2等等。

自己这边的人勉强凑个6出来,能把曹营打败。

可双方血战一场下来,能剩下2还是3都算侥幸。

方才荀彧之所以一一列举自己身后这些人,都是面对袁营的失败者。

正是为了告诉自己一个道理,自己身后没有兵仙韩信,没有冠军侯霍去病,又或者云台二十八将。

更没有可以凭借2、3之军力,挡住袁营,足以成为自己依仗的人物。

当然,这个人,他曹操也不行。

历数曹操迄今为止的抗袁大业,同样是屡败屡战,只不过对比刘备、刘表、刘繇这些输得彻底,他输得好看些罢了。

便是最近听闻的宛城之战,如果不是这位名为“柱石”的曹相自作自受,还是能全身而退的。

那么问题来了,自己现在这座洛阳城里,把这些5啊、3啊、2啊、1啊的,多少凑一凑。

一群袁营的手下败将汇聚一处,才能勉强能挡住袁术兵锋。

这个时候,大汉都快亡国了,还搞什么除国贼的戏码,再演一出火烧洛阳的内乱,简直就是在亲手为大汉送葬。

荀彧那番话,之所以说的他心神摇曳,一时竟站立不住。

便是将这份血淋淋的现实揭开,绵延四百载之大汉已行将就木,而若不能力挽天倾,救亡图存,他刘协便是亡国之君。

所以荀彧才会有那番谏言,致君尧舜上,让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整合刘备、刘表等人,倾朝廷全部底蕴,戡平乱世。

但刘协拒绝了,他越过了荀彧,大步向前。

他(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