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66章 请太傅速速出手除曹!(1 / 1)

此乃兴汉之业,帝党之大义所趋?

闻听袁三此言,刘繇微微怔神!

忽然发觉自己此前的为难与担忧好似多余,正如袁三所说,他这是要去剿除曹贼,匡国辅政,又不是在私通袁逆。

就算被大家发现了又如何?即便真有人蠢到去和天子对峙,把自己矫诏之事揭露,又怎么样呢!

刘公我为国为民,一片丹心,之所以这么做不也是为了剿除国贼曹操,还政天子,匡扶汉室吗?

天子难道不想杀曹除贼?只是碍于不想朝廷内乱,这才暂且隐忍,与曹贼虚以委蛇。

我不过是把天子想说但不能说的话说了,把天子想做但不能下达的旨意,换了种形式传递给帝党众人。

我之所做所为,难道不是帝党之人心所向?

我之所谋所想,难道不是兴汉之大义所在?

念及至此,刘繇也是发现袁营此计之险恶了。

只要按照袁营所谋的计划行事,他不但不会引起众人怀疑,被发现通袁之事。

反而他接下来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符合自身帝党党魁身份的!

帝党众人哪怕当真发现矫诏是假,只怕也会顺水推舟,当成真的来除曹。

甚至他还可以就此树立一个,我刘繇这么做非为自身,乃为了还政天子,皆为了匡扶汉室的忠良形象。

至于矫诏衣带?那不过是匡扶汉室大业之上,一点小小的运作手段罢了。

我刘繇一生向汉之心,只愿为国除贼,区区手段,何足挂齿?

这个袁术怎么就这么坏呢?

刘繇越想越觉得自己照袁术的安排行事,简直百利而无一害。

倘使果真能聚集众人之力,在不引发大规模内乱的情况下,剿除曹贼,匡正朝野。

想来就算天子事后发现,也不会怪罪自己,甚至还会配合自己统一口径,对自己这个匡国老臣,大为激赏。

可越是这么凡事都往好处想,刘繇就总觉得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按理来说不应该呀?袁术他又是威胁自己,又是布局深远的安排了这一出算计。

可一旦此计功成,最终达成的结果居然是剿除曹贼,匡扶汉室?

这怎么想也不对吧?

他袁术废这么大劲图什么?总不能他也是大汉忠良,为了兴汉大业吧?

尽管想不通袁术的图谋究竟为何,但眼下受袁三胁迫的自己,显然也没有拒绝的权利。

反正也是一件有利于自身之事,刘繇也便不再拒绝。

他默然收下【衣带诏】,只再次强调了句: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袁三满口答应,随即刘繇掩人耳目,将袁三送走,为了消息隐蔽,更将府中今夜见过袁三的下人,尽数处置了。

此后,刘繇隔三差五,便以太傅之名,入宫请见天子,多以教授经义为要。

而这段时日之中,曹仁、关羽皆率军远去,镇守两关门户,刘备也在西园同文聘一道建立新军。(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