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八路军进县城已经三天了。
顾秀英看着簸箩里的碗盘,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抱起簸箩冲孩子们说道:“大娃,二娃,妮儿,你们看家,娘去买些粮食回来。”
几个孩子乖巧地点头,只有大娃有点疑惑。
家里的钱和粮都被鬼子抢走了,娘拿什么去买粮?还有,为什么要带着家里的碗盘出去?
似是察觉到了孩子们的困惑,顾秀英摸了摸大娃的头,“我听隔壁婶娘说了,八路军收旧的碗碟、家具,不光能换到新的,还能换到粮食、盐和糖。”
“娘,这,这怎么可能呢?”大娃今年十三岁了。乱世里的孩子都早熟,想得也多。
这话听着就像神话故事,世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顾秀英叹气,“只能去试一试了。现在世道乱着,咱们的铺子一时间也卖不出去。”她顿了顿又道:“能不卖就不卖,你们达还没回来呢。”
说到自家汉子,顾秀英便红了眼。她自幼丧母,继母苛待,父亲也不管,爷奶只疼继母生的弟弟,什么好吃的、好用的没她的份儿,但什么吃苦受累的都是她承受着。潦草地活到十六岁,家里为了二十块大洋把她嫁了,连衣裳都没给一件。说是钱要留给弟弟娶媳妇,她只是泼出去的水,以后也不入祖坟的。
说真的,反是嫁人后,才觉这世上还有人会待她好。昨日吃白面馒头,想着汉子往日在家时都把精粮留给她吃,如今生死不明,真真是难受。
不到走投无路,她是不会卖铺子的。铺子卖了,汉子要找回来,就找不到他们了。
同时,她也有些期盼。
既然鬼子被打走了,汉子是不是也能回来了?
她侧过头,不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行了,你在家看好弟弟妹妹,娘去去就来。”
顾秀英出了家门,往最近的八路交易点赶去。
还没到地方,就看见交易点前排了长长的队伍。
现场虽然闹哄哄的,但大家都在老实地排队。
问了下才知道,昨个儿有个地痞流|氓想插队,还打人,结果被八路抓了起来。听说,要是手上有人命的话,要跟汉奸一起枪毙。
八路军入城三日,对百姓秋毫无犯,但那些当汉奸的,耍流|氓,抢劫的,可遭殃了。有几个入室抢劫的,直接被当街枪毙。
如此一来,城里的治安迅速变好,也没人敢趁着混乱打劫了。
因此,昨日那个地痞被抓后,一些还有小心思的人也不敢动弹了,都老老实实排起队来。
顾秀英听了这些话,心里安定不少。
乱世里,她们女人更容易被伤害。社会安定,对顾秀英来说,就是一颗定心丸。
她踮着脚,看着前面的交易点。
只见那儿支起几张桌子,边上放了无数个大竹筐,里面已收了不少东西了。除了这些瓶瓶罐罐外,附近(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