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长也没说多久。
倒不是他不想说,实在运输任务重。
安平县被抢光了,这多人等着救济呢。
可不敢耽搁了。
因此说了一会儿,便招呼乡里的后生与妇女,一起把东西给卸了下来。
看到八路军又运来了大量的粮食,食盐啥的,排队的人也没那么焦虑了。
很快,就轮到顾秀英了。
她把粮票、油票、盐票、糖票一股脑儿地都拿了出来,递给了米铺门口的八路军。
眼下也不清楚八路军到底怎么样,这东西还是先兑换出来比较安心。
很快,所有东西就都被拿了出来。
她背上面粉袋子,大娃儿背上油盐糖,母子俩转身就朝家走。
这一路,两人都走得非常快,甚至都不交流。
一直到家了,把门关上了,才敢打开袋子去看东西。
白|花|花的面粉透出一股麦子香气。
顾秀英与几个娃儿闻着这香味,不由咽了咽口水。
别看家里有个铺子,甚至是做的香火生意。可这年头,光景太差,即便是这样的家庭,也不可能天天吃上细粮。
细粮,那可真是补品来着。
平日里都是吃粗粮,能喝碗小米粥,吃个棒子面,都算好的。大多时候就是土豆、红薯,哪天家里吃细粮了,那准是过节的时候。
顾秀英伸出手,拈起一点面粉,放在指间细细摩挲了下后,又拿来新换的碗,把面粉从上到下的舀出来看。
发现全都是上好的白面,连虫都没一个,她惊喜地喊了起来,“好面,都是好面!要换成粗粮,能吃一段时间哩!”
“娘,这盐也好白,还有这糖!”
大娃也惊喜地喊道:“这盐就能卖不少钱!”
顿了顿,又道:“还有这油!这装油的瓶子是什么呀?透明透明的,这要怎么打开?”
顾秀英从儿子手里接过食用油,只见透明的瓶子上还贴着一个花花绿绿的纸……
不,她磨了下,也不像纸,光滑地就像绸缎一样。
这是什么东西?
她看了下上面的字,能认得不多,只能看出中粮两个字。不过上面有画儿,画着一朵葵花,她想了想,难道是葵花榨出的油?葵花能不能榨油她真不清楚,可这装油的瓶子都这么高档了,应该是好东西吧?
然后,她就彻底犯了难。
这要怎么打开?
忙活半天,琢磨了好久,又找来剪刀,硬生生地把盖子撬开后,顾秀英又犯了难。
怎么盖子打开还不能用啊?怎么还有个东西隔着?
再用剪刀戳,忙了半天,都出一身汗了,这才把油瓶打开。
她拿着油闻了闻,没什么味儿,心里纳闷:这到底什么油?怎么都没什么香味?
想了下,她也不想了。
这些都不重要了。
有了油,有了面粉,他们就有吃的了。
后院隔出来的小厨房这下热闹开了。
顾秀英找了个木盆,倒了些面粉,看着娃儿(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