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地星守护人之风云门

第九百五十八章 登坛悟道(1 / 1)

春节长假期间,少林寺施行惠民政策,直到年初七都能免门票进入。

刘牧神识扫过,寺院内外一草一木,皆在他的笼罩范围以内。

他心中带着巨大的迷茫,这些年来一直独自求索。追求修仙问道,与开创宗门的发展进步。

关于修炼方面的困惑,与人生课题的自我领悟,总感觉有些地方似是而非。

许多事情看似朦胧曲折,却也心中自有分晓。只不过难成体系,如镜花水月般难以捕捉。

他流连于禅房别院之间随意观看游览,面对诸多佛陀罗汉形象,既不跪拜更不上香。

引得不少驻寺的沙弥僧侣,对他这个奇怪的客人留了意。

就有小和尚上前,询问这位施主是问签解卦?还是许愿祈福?

刘牧却只是微笑摇头,只是随手的往功德宝箱中投入大把的香火钱,却不跪不拜,不问不答......

待刘牧慢慢的游览到大雄宝殿,随意观赏那些壁画佛像之时~~

忽闻殿内外钟鼓鸣响,一众僧侣十几个人,脚步匆忙的进入大殿之内。

“哈哈哈哈~~老衲本在温习午课,忽然感到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烛台噼啪爆响,喜鹊登枝欢唱。老衲不知为何赶紧占了一卦......原来是贵客光降我寺,真令我阖寺上下荣幸之至!”

刘牧循声看去,正是早已熟识的少林永明方丈。

他的身边左右,十几个僧侣跟随在两侧,都随着方丈双手合十满脸笑意。

看服色,住持、班首、执事各品级的僧人混杂。可以想见永明大师匆匆而来,跟随的手下僧众并不是正规的仪仗。

刘牧远来是客更得客气,忙大笑着对永明躬身施礼道:“哈哈哈哈......我这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打扰了方丈与众位大师的清修了~~”

“刘门主身为我华夏武修界之领袖,可是我少林寺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啊!”

永明大师禅理高深口才了得,话语间得体尊敬,令人如沐春风。

很快,寺中主要首座执事等人纷纷赶来,达摩院、罗汉堂、戒律堂、般若堂、知客堂等有位份的僧侣,泱泱百人云集大雄宝殿。

共同迎接我华夏第一绝顶高人,风云门的刘牧刘大施主。

风云门做为多年来少林寺的友好宗门,特别是如今扛鼎华夏武修界,这里许多的首座执事都是见过刘牧本人的。

更有许多寺内从事修炼武学的高僧,曾亲自去过他的千丈崖修炼基地沐浴圣光。

刘牧门主这可是第一次光降寺院,自然是尊崇无比的贵宾,群僧迎接的隆重无比。

按大能祖师莅临的规模礼遇,众僧邀请刘牧当众讲讲天道法理,开坛布道。

刘牧本来就是因为心中郁郁,随心走到这里散心的,哪想出这个风头?

奈何众僧侣遇绝世高人,断不肯轻易放过。

以永明方丈为首邀他攀谈,徐徐以修炼之道配合慈悲佛法,再加相声艺术之捧哏绝活,终于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其实无论释道儒三教,或者宗门有别,修习研究的方向不尽相同。

论其根本,莫不外乎通过天道人伦的至理,教化世人。

而刘牧做为修炼达人,更是讲求通过人本身的修炼晋升,获得对于天道的领悟。

刘牧做为天选之子得天独厚,修炼已达六十余载。

特别是一直都博览群书,近些年又精研了三界仙王心经的至高理论。

也确实对于天道,有他胜于常人,或者说胜于蓝地星层面的深刻理解。

永明等几位高僧日常功课,就是精研佛法禅理,自然妙辩无碍。

加上刻意引逗刘牧说出心中所想,唱答之间,自然跟他配合的巧妙无比。

刘牧心中,其实也淤积了太多似是而非的高深道理,苦于这些年来无人跟他辩论印证。

师尊花映雪也好,陈潭老祖也罢,自然是为他领路的大德师长。

可惜数年难以见到他们一面,不能详细开解他的胸中疑惑~~

偶尔去无尽海找罗塔老爷爷聊天吧,这老头又毫无正形,根本不屑于跟刘牧正经八百的论道。

在罗塔心中,刘牧就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童。跟你讲人生?不如讲故事来得爽......

常常将刘牧原本的一本正经,带的万里跑偏,越聊越是感觉心烦。

如今与少林高僧一杯香茗,娓娓交谈,座下数百僧侣屏息听讲。

时时听的他们摇头晃脑,满面生光。时而又赞叹欢喜,直说妙哉妙哉~~

刘牧其实并不是话痨人物,这一番讲经说法竟思想之光澎湃,口若悬河停不下来。

胸中所学无论宗门修炼的心得妙诣、丹道炼器等诸般技艺杂学、太乙星上的思想典籍、仙王心经的天道原理、阵法星空的玄奥领悟、宇宙万界之乾坤地理......

甚至他百年来的点滴修行之甘苦,都说的头头是道。

时而杂乱无章,时而艰涩枯燥,时而又滔滔不绝,口灿莲花!

这一讲经说法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七天的时光。

永明大师与他交谈之间,禁不住对刘牧浩瀚的学识,惊为天人!

格局境界这个东西,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

二人或者谈笑风生,或者短暂的沉思冥想,看光影起起落落,下面听讲之人来来往往......

有时跟刘牧交谈之人又不是永明方丈了,换成了般若堂首座,或达摩院的某位高僧。

有时跟他面对的人他很熟悉,有武当派的掌教真人于寒潭、龙虎山天师府的张清风、豫省佛教协会的戴主席、五台山清凉寺的幻空住持、佛山武协的黄通海、风云门中原大区的尊者杨柳、泰山派掌门人孟晚亭......

也有很多他不甚熟悉的各方名流,有的面貌完全陌生,或者看着面熟却叫不上人家名字来。

台下听讲的人也经常换人,却越来越多,甚至殿外都聚满了听讲的人众~~

密密匝匝的已经不下千人之数。

刘牧七天以来除了喝茶抽烟,一点食物都不想吃,神采奕奕的就这样不停的侃大山。

居然红光满面,精神头十足。

也不知他做为绝顶高人,是不是已经辟谷成仙,不食人间烟火了?

众人一边听他大讲天地至理,一边暗暗疑惑。

唯恐他突然一个老眼昏花,又累又饿的摔下讲台,香消玉殒羽化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