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兰息公子聪慧无比,怎会如此糊涂呢?”
冯去疾见状,同样皱着眉头说道。
半仙境界的武者虽然强大,可也不是无敌的呀。
当真以为凭借一位半仙存在,再加上一万骁骑,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抵挡25万赵军吗?
虽说先前兰息公子确实立下不小功劳,可如此行为实在过于鲁莽,令百官对他的印象顿时变差了起来。
倘若因为兰息公子的冲动,导致大秦败北而归,必定会遭到重惩。
秦王嬴政见状,同样眉头一皱,瞳孔深处掠过一抹失望之色。
本以为公子兰息是天生霸主,是最为适合太子之位的人选,却没想到他竟会做出如此鲁莽之事!
终究是年轻气盛啊!
为人帝王者,怎能令自己身处险境呢?
不过,秦王嬴政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将目光落在人猫韩生宣身上。
“韩爱卿,对于公子兰息所为,你是何看法呀?”
“请大王放心,公子必定有所依仗!大秦不会败!”韩生宣面带微笑的说道,继而目光落在其余的官员身上。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兰息公子绝非糊涂之人,还请诸位莫要着急下定论!”
百官闻言,不由得纷纷怒视韩生宣。
先前韩生宣空降成为大秦中车令,就已然引起不少官员的不满。
而且由韩生宣执掌罗网之后,所做之事已然得罪了不少人。
据说,连一些重臣的府中都有罗网安插的人,他这是想干嘛呀?不是分明怀疑我等对大秦不忠吗?
因此,有诸多官员都看韩生宣不爽。
尤其是同为九卿的何常在,对韩生宣更是颇为不满。
原因无他,自从韩生宣执掌罗网之后,手都伸到他这廷尉中了。
旋即,何常在毫不客气的说道。
“韩大人此言差矣,如今两国局势极为明朗,兰息公子和蒙恬将军共同进攻邯郸,才能助我大秦一举灭赵!”
“大人如此包庇兰息公子,你到底是忠于兰息公子,还是忠于我大秦?”
话语一落,顿时有不少官员出来力挺何常在。
“不错!韩大人,你可莫要忘了你的身份!”
“倘若我大秦失利,必定是兰息公子之过!”
韩生宣见状,不由得眼睛微眯,并未多说什么。
他所做之事,本就是在黑暗中所为,自然会招人不喜。
“够了!”
只见秦王嬴政目光一冷,开口喝道。
“如今你们该讨论的是战争的胜负,并非是谁的过错!”
“结果如何,和寡人一同等待情报即可!”
表面上看,秦王嬴政似乎是站在韩生宣这一边。
不过百官心中清楚,对于兰息公子的行为,秦王嬴政已经有所不满了。
而在秦王殿当中,就有公子扶苏的身影。
不过从头到尾,他一直都并未开口。
秦王嬴政在等消息,他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原本就不赞成大秦伐赵,特别是兰息公子的行为,更让他心中不满。
两国交战,兰息公子居然派遣半仙强者屠杀一国之君,分明是罔顾春秋战国礼仪,无视君王法度,践踏对方的国家尊严。
种种行为,完全就是无视中土世界数千年的规则。
再联想到先前公子兰息所言,公子扶苏心中已然有所决定,倘若大秦当真败北,他必定借此机会彻底镇压公子兰息。
当然,公子扶苏并非是为了大秦王位,而是为中土世界苍生着想。
公子兰息性格如此暴虐,倘若他登上大秦的王位,再加上他手中拥有半仙存在,日后中土世界必定会生灵涂炭。
不得不承认,儒家对公子扶苏的洗脑不要太成功,其想法跟张良简直如出一辙。
若兰息知道他的想法,定会冷笑不已。
呵呵!两国都开启灭国之战了,为何要在乎他国礼仪,他国的君王礼法呢?
当真以为如今还是和平年代吗?
倘若大秦败在大赵手中,你以为赵军就会让秦王嬴政安然无恙吗?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礼仪和尊严什么的,都比不上代表着绝对力量的拳头。
唳!
就在这时,一道暗黑色的流光,陡然闪烁而过,赫然是大秦的暗鹰!
李斯见状,连忙上前,将情报给取了下来。
“长平一战,战神李牧率领赵军主动进攻我大秦,由于赵王陨落一事,赵军纷纷视死如归,身上士气如虹,王翦将军借助我大秦铁骑杀戮之气,与战神李牧一战!”
“仅仅交战数回合,王翦将军便落了下风,我大秦铁骑,亦有不敌赵军之迹……”
话语一落,百官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即便是秦王嬴政,都忍不住脸色一变,大手紧紧的握住龙椅。
他们自然清楚,李牧是和杀神白起同一时代的战将,王翦虽然同为天人武者,可未必就能打得过李牧。
令众人更为惊讶的是,李牧居然选择主动出击。
扶苏闻言,心中同样惊讶不已。
正所谓衰兵必胜,而且有战神李牧坐镇赵军,大秦铁骑几乎必败无疑。
如今,双方统帅交手,仅仅数回合,王翦便落了下风,对大秦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想必之后的情报,就是汇报兰息公子偷袭失败,随后,王翦和李信两位将军为了拯救大秦公子,导致大秦铁骑损失惨重。
虽说扶苏也并不想看到大秦失败,可倘若能因此患得天下安稳,彻底压制兰息公子的称霸念想,倒也值得了。
不仅扶苏不看好长平一战,其余的百官也是如此想法。
不过他们可从未想过天下安稳,而是心中充满担忧。
倘若大秦铁骑在长平一战败北,自身的战力必定会受到极大的重创,日后还有何底蕴进攻其余六国?如何能统一天下呢?
秦王嬴政见状,同样眉头紧皱。
此次进攻大赵,大秦整整动用了40万兵力,已经占据了整个秦国的大部分力量了。
毕竟大秦在覆灭韩国后,领土已经有了极大的扩充。
在边境方面,赵佗率领20万大秦铁骑驻守匈奴边境,方可确保大秦安危。
即便是在韩国方面,同样需配备20万大军驻守,以防大楚和其余诸国偷袭。
而且,韩国虽灭,可其余孽遍布整个七国,若是汇聚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