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韩信

第137章 回师途中(1 / 1)

韩信却是淡笑道:“好了,朕要你人头作甚,真泄露了消息,朕诛你九族。”

韩遂闻言,顿时浑身僵直,手臂上毛孔耸立,他小心翼翼地打量韩信的神情,那笑容真让他弄不清楚韩信此言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在说真的。

哎,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韩遂想了想道:“陛下,不知小臣可否派兵攻打西域?”

骤然听到韩遂的问话,不仅韩信一楞,连在座的其他将领都为之一楞,这韩文约好大的气魄啊。

“朕不管这些小节,总之你记住,朕之所以命你为西凉总督,是要让你保护我大乾西部地区,尤其是刚起建的草场不能让人破坏,二是阻断大乾的任何消息传入西方。”

韩信沉吟片刻,决定还是给予韩遂一定的自由权利。

“是,末将谨遵陛下圣谕。”韩遂说完退入队伍。

事情安排好,韩信起身道:“都下去准备吧,明日一早我等返师回京。”

“诺。”

……

第二天,晴空万里,是个好天气,早起的大军吃过早饭后,浩浩****地往南进发。

此次离开洛阳率兵北上,到今日已经接近五个月。

韩信担心很多事情堆积起来都要他来处理,于是就留下一部分骑兵殿后,带着典韦、许褚等人,先行出发。

进入并州,首先进入韩信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宽敞平整,堪比现代社会的八车道。

见着大军到来,得到消息的官员纷纷带领手下前来拜见,且过不久,大道两旁就挤满了百姓。

“大军回来了,大军回来了。”

“王师回来了,王师回来了。”

“大乾万岁,大乾万岁。”

“什么,你说陛下来了,哪个是陛下,快点去看陛下。”

不知谁传出了韩信到来的消息,那些百姓一片骚乱,纷纷围靠上来。

韩信身旁的官员见此,冷汗大冒,这要是惊扰了圣驾,他们可担当不起,于是连忙吩咐手下上前拦截。

手下郡兵听到命令,手拉着手,挡在前面,如果是以往,他们可不会这么客气,早就一顿子木棍下去了,可是如今他们身后可是有天下至尊看着呢

而且听说陛下爱民如子,打死他们也不敢在韩信面前造次。

不过说起来,往日里也不会有这么多百姓来见上官,这些百姓见了当官的,还不是有多远跑多远,指不定转过头去还呸你一口呢。

这次陛下北上替百姓们报了仇,而且听说把所有的异族都给抓起来当苦力了,好家伙,前段时间这些场景他们可是亲眼见到的。

就说这脚下的驰道,不就是那人山人海的异族之人,在什么工部带领下修建的,如果这样的陛下不来拜见,还要拜见谁呢。

“陛下,陛下,小老儿拜见陛下,愿陛下长命百岁。”

“陛下,陛下,这是小人家里老母鸡下的蛋,给陛下尝尝。”

“陛下,这是我家自己种的菜。”

“陛下,这是俺打的山鸡。”

“陛下……”

“……”

听着周围百姓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虽然混杂在一起,韩信很多时候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可是看着跪倒一片的百姓,他还是能从大家眼里和动作里感受到深深的感激之情。

韩信也想不到,他在雁门关住了一晚,第二天想继续上路的时候,消息怎么就传递得这么广了。

不仅有官员大老远的前来拜见,还有百姓四拥而来。

看着手举鸡蛋的老奶奶,鞋子底下那沾满的黄泥,看着背负山鸡,满头露水的猎户,看着颤颤巍巍跪倒祝愿他长命百岁的老大爷。

韩信连忙从小白龙上翻身下来,他双手虚压,朗声道:“众位父老乡亲,大家快快请起,韩信在此多谢诸位好意,好意韩信心领了,你等不要拥挤,小心受伤。”

“陛下,不能啊,您可一定要收下我等的东西啊。”百姓们见韩信推辞,又纷纷嚷道。

“这……”

韩信顿时为难起来,这满地的零碎,他可怎么收拾啊。

身旁官员见韩信为难的样子,满脸感慨道:“陛下,您就收下这些乡亲的好意吧,您可不知道,这些边民时代居于边关,祖祖辈辈受兵戈之苦,如今陛下扫灭异族,做到了秦皇汉武都未有的功绩,这些百姓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祖先,为子孙后代感恩陛下。”

“如今,我大乾北疆,陛下的长生牌家家户户都有,我等只祈求陛下万寿无疆。”

韩信只觉心中发烫,看着这些朴实百姓的面孔,他才觉得发动战争,以武止戈还是有意义的。

他想了一下吩咐说话的官员道:“你命人把这些东西收起来,登记好,然后找个由头按价补偿给众乡亲。”

“陛下仁慈,微臣一定处理好这件事。”官员肃然抱拳道。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韩信随口问道。

“小人司马防。”官员拱手恭敬道。

额,韩信的脚步微微一顿,刚想开口问道:“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叫司马懿。”

最后,他想想还是忍住了,司马懿这个时候还小,而且如今的他也不是刚来三国时代,见到一个名人就心情激动的时候了。

见多了曹操、关羽、赵云等人,他也对三国名人有了一点免疫力。

再说,如今他统一了三国位面,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长大了的三国名人,都将在他大乾出仕,也就不急在这一会。

“司马防,你如今所任何职。”韩信问道。

“回陛下,微臣现为太原守。”司马防道。

韩信点点头,和司马防还有其他到来的官员寒暄了一会,又打发了百姓回去,他再次率兵出发。

快马奔驰一日,大道终于变窄,韩信也终于看见了那些异族俘虏在工部带领下,在前方修路。

了解了一下这些异族的生活状态,韩信叮嘱让人吃饱穿暖,不得无故欺压人,再怎么说,底下的百姓,不管是哪里人,大都都是无辜的。

而且韩信也决定,等这些人劳作过十年,学会了大乾文字、话语,融入华夏民族后,也会借着那些普天同庆的大事,赦免那些表现良好的人。

就这样,一路停停看看,大军从河套出发,终于在经过十余日的奔波后,接近了京师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