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韩信

第145章 银行(1 / 1)

见此,韩信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想解决两者之间的转换,说来也简单,在各郡县开设钱庄即可。”

“不过此钱庄,不同以往私人开设的典当铺之类,朕想由皇朝出面开设,用国家信誉抵消百姓的顾虑,只要大乾存世,天下太平,就不渝钱庄倒闭。”

“因为其由银票引起,更为了区别于以往钱庄,朕打算取名为银行。”

“银行?”

糜竺喃喃地重复了一声,韩信的大致意思他听懂了。

只是陛下为了天下商户着想,竟然要在天下各地建立银行,此议怕会引来非议。

想到这里,糜竺忧心忡忡地开口道:“陛下,臣为天下商户感谢陛下的体恤之情,不过在各地建立银行,只为节省银钱转换的方便。”

“如此宽待商户,臣恐怕此事会惹来非议,那样对天下商户是祸非福。

听了糜竺的话,韩信只是笑笑,这就是他最满意糜竺的地方,他首先是站在国家立场考虑问题,丝毫不因为家族是天下最大的商户,而给自己争利。

所以这样的人,哪怕眼光无法超前,韩信还是给与他户部尚书的职位。

况且,真说起来,这个世界上,除了他这个穿越者,哪来的那么多眼光超前之人。

“子仲,朕建立这银行,可不是单单为了天下商户,应该说此银行是为了天下百姓而建。”韩信道。

糜竺道:“陛下,莫非这银行还有其他作用不可?”

“自然。”韩信笑着点头道,“其他更多的暂且不说,朕只说两点,存和贷。”

“存和贷?”

“不错,就是存和贷。”韩信道,“存,顾名思义就是存储的意思,像天下百姓家中如果有富余的钱财,往往都要想尽办法藏起来,以防盗贼盗取;哪怕是大户人家也需建设密室以藏钱财。”

“而把钱存在银行里,钱财丢了都将由大乾赔偿。”说道这里,韩信微微一顿,语气加重道,“最关键的是,如果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那么每一日都能得到利息,久而久之,钱将越变越多。”

“这……”糜竺大吃一惊,吓得猛的站起。

糜竺能够想像到,如果韩信真地放出此消息,那么到时蜂拥的百姓,必定会踏破银行的门槛,而大乾以后将每日给无数的钱财算息钱。

“这万万不可。”

想到这里,糜竺连道:“陛下,如果天下百姓真把钱财存入银行,那我等哪来的诸多金银交付息钱,难道真像陛下说的东边海岛上满是金银。”

“东边海岛上满是金银,我什么时候跟人说过了。”韩信心中满是疑惑。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伸手示意糜竺坐下,道:“子仲无需激动,听朕慢慢道来,老实说,如天下百姓都能像子仲这么想,那朕可是高兴地不得了。”

“先不说这些钱让朕用来发挥,不知能创造多少财富,就说银行的另一个作用——贷。”

“贷,顾名思义,就是借贷的意思,正所谓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无法预料自己是否有紧急的事情需要用到钱,另外,天下商户想扩大生意规模,有头脑的百姓见商人获利也想参与买卖,可是本钱不足。”

“怎么办?向银行借贷就可以,只要把借贷的利息高于存贮的利息。”

“看你的样子,其他不用朕解释了吧。”

韩信说着,见糜竺惶然大悟的样子,停了下来。

“陛下圣明,微臣之才与陛下一比,就如田间萤火比之天上皓月……”糜竺拱手一礼,心悦诚服道。

“行了,这马屁朕受了。”韩信笑道,“朕这次叫你一起来工部,就是想定下钱模,让工部制造。”

说着,马车也到了工部,早已得知韩信要来的工部官员,早就等候在外面迎接。

和众人寒暄过后,马钧打发走其余人等回去做事,身边留下三人连同他自己四人,带着韩信等人一路往里走去。

韩信一路走来,看到各种杂七杂八的材料,堆积在道路上。

有各色矿石和木材,有沙石和布料。

工部的官员也是形形色色,有在初秋时节还打赤胳膊的铁匠,有看着木讷,却心灵手巧的木匠……

如今的洛阳在大乾入住后,渐渐分开了几个区。

中央区域是皇宫所在,东城是政府官员办事处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西城是禁军驻扎操练所在,南城是百姓居住处,北城是商业中心。

像工部,礼部,户部等政府职能部门自然是在城东。

不过工部有别于其他几个部门,他里面所任职的,除了文员,其他大都是有手艺的匠人。

大乾给予他们高位,也不是请这些大匠来聊天打屁的,是以,工部的办公场地靠近东城城门,一来是为了方便材料的运输,二来也是为了减弱影响。

就像韩信现在看到的炼铁高炉,烟囱上面那浓滚滚的烟雾,还有耳中打铁声,木材刨割声,如果太靠近城中,就会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看来以后,还是要把重工业建在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韩信边走边想道。

打量完周边环境,韩信又见身旁陪伴他走路的马钧几人都有点拘谨,想找个话题,打消众人的紧张感。

说起马钧,韩信还是很佩服的。

作为三国时代最有名的发明家,马钧有四件异于常人的发明创造和两件很牛的改良设想。

第一件发明创造:再现指南车。

第二件发明创造:制造翻水车。

第三件发明创造:研制“水转百戏”。

第四件发明创造:改良织绫机。

第一件改良设想:改造发石车。

第二件改良设想:改进连弩。

在韩信看来,马钧是个很有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明家,有了马钧这等能工巧匠,才能重现他脑中的那些奇思妙想。

马钧身旁的韩暨,韩信还是稍微有点印象,当初他打下徐、豫两州的时候,韩暨和甘宁、文聘等人连同来投效。

韩信对着韩暨点点头,后者受宠若惊地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