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韩信

第148章 蒸汽机和无线电(1 / 1)

当着几位工部领导的面,糜竺自然也不会反对韩信的意见,况且糜竺知道韩信是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一旦韩信认定的事情,底下人反对是没有效果的。

“陛下,微臣明日就会让人操办此事。”糜竺道,“不过不知每项发明的专利费,定价几何,年限几何?”

韩信沉吟片刻道:“定价几何,如何付款,由双方自己商议,至于专利权的年限暂定为二十年,二十年后此专利为天下共有。”

“另外你让户部发出告示,今后专利权只给予第一个来登记造册的人拥有。”

“是,陛下。”糜竺拱手应命。

马钧等人也连道:“我等多谢陛下体恤,更替天下工匠感谢陛下的大恩。”

说着,几人还跪地磕头谢恩。

韩信连忙扶起道:“无需多礼,此事是你等应得的,更何况朕还想让更多人激发创造力,为大乾贡献力量呢。”

谢恩过后,韩信再次和马钧四人谈起钱模的事情,听了韩信需要防伪的要求后。

几人商讨片刻,纷纷表示不是问题,最多三日就可完成钱模的制造。

“马尚书和几位侍郎都做的不错,今日朕和糜尚书来此,不仅见识了你等往日的科研成果,也确定了钱模的制造,接下来朕有几个想法,需要科学院组建团队研究下。”

韩信见马钧报告完了工部的事情,糜竺这边需要的银票钱模也有了定制方案,终于说出了他亲自前来工部见众人的目的。

“陛下请讲,臣等洗耳恭听。”马钧四人恭敬道。

“这样吧,我们出去外面谈。”韩信见其他人无意见,紧接着吩咐道,“命人找个炭火炉子和密封茶壶过来。”

“是,陛下。”韩暨答应一声,连出去准备韩信要的东西。

出了储藏室,韩信带着马钧等人来到外面的凉亭里就坐。

很快,韩暨就带着韩信要的道具回来。

凉亭里,中央一座石桌,众人围绕石桌而坐。

道具齐全后,韩信让人把木炭点着,茶壶里装满水。

见众人一头雾水的样子,韩信道:“各位稍待,等水开的时候,朕再和你等解说。”

大约半个钟,茶壶里的水在滚滚红火中烧开,烟雾渐渐从壶盖的缝隙中飘出来。

韩信又等了一会,终于看到茶壶里的水沸腾起来,而且慢慢顶开壶盖。

见状,韩信指着石桌中央的火炉和茶壶道:“诸位,都说说你们是如何看这等现象的。”

在座的除了糜竺,马钧四人都是这个时代最出名的大匠师,虽然他们侧重不同,不过他们知道韩信这样问,在科学院这个地方问,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

这个问题一定和当初陛下提出的造纸、印刷、玻璃、望远镜等一样,关系到一项新的发明。

于是他们眼睛看着袅袅白烟,耳朵听着水汽呜呜,陷入了各自的思考。

过了半晌,蒲元第一个开口道:“木炭加热升温,使冷水烧开,陛下是想说温度的重要性吗?就好比陛下当初提议的高炉炼铁?”

韩信笑笑不说话,继续等待其他人的意见。

“微臣以为是转换的问题。”蒲元说完,韩暨开口道,“就像微臣当初打造出来的水翻车,把河里的水送入田间,如今臣看到的是,木炭燃烧,让冷水变成白烟散布虚空。”

韩信听完韩暨的话,面上表情虽然不变,不过心中却想的是,这人却是摸到了一点能量守恒定律的边了。

最后,马钧开口道:“臣臣也看到了转换,不不过不是木炭变白烟,而而是一股燥热推动沸水推开壶盖。”

“很好,很好。”韩信拍掌笑道,“你们说的都各有道理,不过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今后可以在今日各自看到的方面深入研究,如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他日着书立着都不在话下。”

“这……臣等不敢当。”

马钧等人听到韩信的话连连谦虚拱手道,着书立着向来是圣人、大儒等人的事情,像他们这些卑贱之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韩信笑笑,不再继续和众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一指还在烧开的茶壶,重新把众人注意力吸引来后。

“朕今日所提设想和马尚书刚才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说,都是关于转换的。”

“不过是关于蒸汽的,何为蒸汽?”

“就是你等看到的白烟。”

接下来韩信向马钧等人解说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有实物在众人眼前,韩信说的话,众人都听懂了。

“……想转换利用这种能量,最关键的是机器的密封和持续的加热,机器的密封,朕听人说九州的最南边有一种橡胶树,其汁水凝固后有很好的密封作用。”

“至于持续的加热,你等可派人去大乾各地寻找黑色可以燃烧的石块,今后你们的研究方向可以放在这两个方面。”

“是,陛下。”马钧等人应道。

最后,韩信还是和众人提了一下关于电的东西,看着马钧等人一副见鬼了的样子,韩信也不好解释。

毕竟,他对电怎么产生,怎么制造的发电机,怎么出来的电线等等,也不是很清楚。

他唯一记得就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灯泡里面是钨丝。

然后无线电可以传播信息。

他之所以让科学院研究电和蒸汽机,就是为了发明可以运输的火车和无线电。

未来随着地盘扩大,想要真正有效统治距离很远的地方,都很需要借助信息的时效,不然这边发生叛乱,等他接到消息的时候,都过去一年半载了,那还搞毛啊。

不过韩信也知道,让科学院没有一点理论系统去发明无线电,可能要几十上百年时间。

好在他也不急,不过是让马钧等人组建这样的研究团队,一代代地打下基础,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这些设想的。

交代完事情,韩信和糜竺告辞离去,回去的路上,韩信再次嘱咐糜竺尽快把专利局和银行的事情落实。

因为之后,他还有事情需要糜竺出面处理。

糜竺对此,自然是一一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