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就是郭嘉。”郭嘉笑着走到徐庶身前道,“怎么?打算就这样回颍川,然后被传为笑柄?”
“哎,不回去能怎么样?”徐庶垂头丧气道。
“既然这样,我看陛下让我转告的话也不用再说了。”郭嘉转身作势要走。
“诶,等等。”徐庶闻言,连拉着郭嘉,自来熟地搭上郭嘉的肩膀道,“大人,郭大人,老乡,别走啊,说说,陛下让你转告什么。”
“真相是不是这样的,其实徐某人天赋千年难得一见,陛下不想让神兵早现,才让王越大师故意在众人面前打击在下,然后让你偷偷来转告我,让我无人时去见陛下?”
“恩,一定是这样的。”
徐庶一脸期待地说着,越说他就越觉得有道理。
看着身旁少年自来熟地搭上他肩膀,郭嘉倒是一楞,好在他也是不拘小节的人,不过听着少年自卖自夸,还联想翩翩的时候。
他却是无语了,暗想陛下怎么会看上这样的少年。
“好了,好了,别说了,我看你的脸皮才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天赋异禀。”
郭嘉没好气地道:“陛下让我转告你,给你个书院旁听的机会,问问自己,是打算学剑法的一人之敌,还是学兵法的万人敌。”
“真的,实在是太好了。”徐福大喜道,“郭大人,听说学院包吃包住,是不是真的?”
“……”郭嘉额头直冒黑线。
就这样,两人匆匆往里赶,一路上徐福兴奋地说个不停,郭嘉常常无语问苍天。
对于徐庶的再次出现,众人虽然好奇,不过韩信解释了一番后,也就不再多理会,反正是多个旁听生而已。
人员到齐后,各科导师相继上台发言,大致意思都是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轮到韩信压轴发言的时候,他也没有多说,在现在社会,读书、工作的时候,他就最讨厌领导在上面废话连篇。
所以这次轮到他说话的时候,也不过简单鼓励这些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后就下台了。
发言完后,导师带着学子们去上课,韩信和众位大臣在蔡邕的陪伴下,逛了逛书院的各处地方。
中午,众人也是在书院中用饭。
吃饭的时候,韩信问道:“伯喈,可有本届学子的名单?”
“有的,陛下,我让人拿来陛下过目。”蔡邕说完,吩咐助手过去拿名单。
名单很快过来,韩信只见名单上有几个他耳熟能详的名字。
阚泽,徐干,石韬,16岁。
司马朗,田豫,15岁。
鲁肃14岁。
诸葛瑾,李典12岁。
周瑜11岁。
法正10岁。
“如果再加上中二少年徐庶,这届的学子还真是群星闪耀啊。”韩信感叹道。
可是感叹完,韩信又担心起来。
“不知道历史改变了,会不会改变这些人的人生轨迹,如果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无法成才。”
“或者说无法成长为历史上那样智绝高超的人,那不仅是他们的损失,大乾的损失,也是我韩信毕生的遗憾。”
韩信不由皱起眉头,连吃饭的心思都淡了很多。
坐在他对面的郭嘉见状,开口道:“陛下,这书院后山的竹笋鲜嫩的很,怎么不和陛下的口味吗?”
韩信摇摇头,看了郭嘉一眼,然后随意拨弄了两下菜肴。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脑海。
“是了,当初十五岁的郭嘉肯定也比历史上早出山,如今年仅十七的他经过战阵、朝堂以及每日和三国顶尖人物在一起,同龄的他肯定比历史上更加出色。”
“想不让天才长歪了,让他们有机会锻炼,有机会参与各种事务才能百分百的保证,而且这样一来,他们或许会成长得更好,更快。”
心中有了想法,韩信吃饭就又有味了,他吃饭速度加快。
饭后,韩信把众人召集到外面的凉亭里就坐,茶博士送上清茶后,韩信直接迫不及待地开口道:“诸位,朕有个想法。”
“陛下请讲?”众人放下茶盏,看向韩信,一脸郑重地表示自己在听着。
“朕想让你们各自带个徒弟?”韩信道。
“带徒弟?”骤然听到此话,众人嘴巴大张,一脸惊讶迷惑,难道陛下让自己等人来学院教学授徒不成。
“对,带徒弟,朕知道你等事务繁忙,是以,也不是让你们白带?”韩信道,“等你们徒弟出师后,二十年内所得的贡献值,你等可得10%。”
刚准备说自己年幼带不得徒弟的郭嘉闻言,瞬间改变说法道:“陛下,这多出来的贡献值是徒弟孝敬给我们的,还是陛下奖励给我们的,不会是从出师的徒弟那里扣吧。”
“朕有你郭嘉这么无耻吗?”韩信没好气地道,“此贡献值是奖励你等的,出师后的徒弟自身所得奖励值不变,所以,你等带出的徒弟越厉害,所得贡献值越多,你等分到的贡献值自然就越多。”
众人一阵心动,话说大乾朝的贡献值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它可以随意兑换贡献榜单上的东西。当然,如今大乾贡献榜单上的东西可能不多,可是大家都知道,以后上面该有的神兵、宝马、铠甲、奴隶等等东西,尤其是无尽的生命,等等都需要贡献值兑换。
曹操等人自己有信心,如果大乾真的能统一全部世界,他们这些第一代将领定能凑够贡献,获得无尽生命。
可是家里还有一大堆人啊,老婆,孩子,情人,孙儿辈的。
所以说,贡献值再多也不闲多。
“陛下,既如此,我先去收个千八百徒弟再说。”郭嘉笑着道,“嘿嘿,我怎么不早点想到此招啊,以后,有事弟子服其劳,老爷我只要张张嘴就行。”
“你觉得这样的漏洞朕会让你钻吗?”韩信丢了个白眼给郭嘉,然后环顾众人,一脸严肃地道,“朕让你等收徒,可不是让你等随意收个弟子,然后打着成则喜,不成则无事的态度的。”
“朕在这里先说几点收徒规则,一:每个人在徒弟出师之前,只能有一个弟子,等手上弟子出师后,才能另收他人。”
“二:弟子出师后,朕会亲自带在身边考查一段时间,弄虚作假者,不仅取消你等继续授徒的资格,还会重罚你等误人子弟的责任。”
“所以,朕希望你等不收徒则以,一旦收徒,要本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准则,好好教育他们成才。”
“都听清楚了吗?”
“是,我等谨遵圣谕。”众人起身躬身肃然道。
之后,众人围绕着授徒的事讨论了一阵,然后各自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