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韩信

第155章 全面收网(1 / 1)

周瑜吗?韩信比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那孩子未来的成就。

东吴大都督,曲有误,周郎顾的美周郎。

这个一把火让曹操一统天下美梦清醒的江东统帅。

三国时代,智慧超绝的谋士众多,武力绝顶的武将也不少,可是真正统兵几十万的帅才真说起来其实不多。

而周瑜恰恰是这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朕会考虑的。”

韩信点头道,其实他也不知道收了周瑜做徒弟,能教周瑜什么东西。

不过历史上周瑜二十一岁就出道,也没听说过拜谁为师,可以说他真的是一个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看书自学就能有此成就。

而如果他能收下周瑜,早早把对方带在身边,让他在军中跟随众人学习,让他自己看,自己领悟,想来也不会耽误对方。

之后,韩信又问了其他人的情况,荀彧表示他收下了鲁肃,荀攸表示他收下了法正,李儒表示他收下了诸葛瑾,戏志才表示他收下了田豫,田丰表示他收下了阚泽,沮授表示他收下了司马朗。

最后,韩信看下来,就贾诩和郭嘉两人没收到徒弟。

“陛下,不用看我,我觉得这批学子的性情与我不和,臣想再等等。”贾诩淡淡地道。

性情不和吗?

韩信看着贾诩,突然莫名地想到三国时代的忍者神龟——司马懿。

“也许,司马懿才是最适合当贾诩徒弟的那个人吧。”

韩信暗揣:凭贾诩的本事,只有别人求他拜师,没有他收不到徒弟的份。

想到这里,韩信又看向郭嘉。

“看我做什么,我也觉得这批学子的性情与我不和,再等等,再等等。”郭嘉挺着胸膛,一副我看不上他们的样子。

众人大笑起来,韩信也跟着笑起来,他觉得郭嘉被法正拒绝估计是郭嘉的年龄太小,一个十七岁的老师,确实很难让人放心,尤其是郭嘉表面还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奉孝,朕觉得有个人蛮适合你的。”韩信笑道。

“谁,哪个人适合我?”郭嘉连问道。

“徐元直。”

“什么?那个二货?陛下你在逗我吧。”郭嘉一副见鬼了的样子。

而其他人也跟着大笑起来,以为韩信是在逗弄郭嘉。

“朕可没开玩笑,反正朕已经告诉你了,错过了,以为不要后悔啊。”韩信笑笑也不解释,再说解释也解释不清,这里的人,现在怎么能够想到未来的徐庶有多厉害。

“徐元直,这个二货。”

郭嘉嘟囔了一声,不过却是想到他这些日子去书院,看到对方在其他人嘲弄的目光下,每日早早起来打扫卫生,吃饭的时候,也拿着本兵书在那入神地研习。

“算了,再看看再说。”郭嘉心中嘀咕一声,把心思放下。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个上午,所有试卷批改完,经过商讨,名次也定了下来。

蔡邕安排礼部官员前去贴告示,而其他人也纷纷就怎么安排上榜人员的位置进行了探讨。

韩信看着周瑜的考卷陷入了沉思。

这次他出的题是:十国争霸,大乾如何脱颖而出。

周瑜答的是:远交近攻和擒贼擒王。

然后其在远交近攻和擒贼擒王上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虽然一些想法显得天真,不过也条理清晰。

就好比远交近攻上,周瑜就说,找到距离最近的神门,全力进攻,在具体到如何进攻上,他提倡擒贼擒王,首先直捣黄龙摧毁高层,然后派几员将领征讨四方。

“周瑜啊周瑜,果真是天纵奇才,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看你以后如何展翅高飞。”韩信看着远方默默地下了决定。

随着科举落下,榜单贴出,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高中的自然开心,不高中的也是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什么,只能安慰自己学识不够,回去努力读书,来年再考。

榜单底下,学子居住的客栈里热闹非凡,就像当初的天下第一武道大会,这次的科举也产生了榜下捉婿的场景。

谁都知道这些高中的人即将青云直上,还不使劲着想推销自家的好女儿,好孙女。

大乾这次的科举难度其实不高,因为王朝缺人,所以只要读书认字,在回答问题方面逻辑清晰的,基本上都被录取了。

虽然排名后面的不能当上很大的官,可也分配到了一方小吏的职位,如果以后他们能有所长进,也不是不能升级的。

至于,那些厉害的如顾雍,陈群,钟繇等人,自然就被各部尚书招揽麾下,进行了重点培养。

另外一边,众多武将听闻可以收徒赚贡献,也纷纷上表请求韩信开通他们的渠道,对于这种能增加大乾底蕴的措施,韩信自然是开绿灯通过。

于是,众多武将的府邸外面也排起了长龙,大家走关系想让自家的子侄拜在武力高强的将领下面。

很快,西凉得到消息的马腾,又是带着儿子马超千里迢迢赶来洛阳,一番辛苦后,终于让马超拜在了赵云门下。

时间匆匆,接近年关的时候,辽东再次传来好消息,张辽、张合、于禁、曹仁等几路兵马也终于扫清了高句丽,三韩,夫余等国家部落。

至此,三国位面,东起东海,除了海面上的小岛,南至交州,北至草原的北海,西至益州最南部、西域敦煌之地,统统归属了大乾所有。

之后,北上辽东的军队回返休整,其他的大军也朝荆襄汇聚,各路粮草也朝宛城聚集过来,宛城外面,单单是搭建的粮仓就一眼望不到边。

所有人都知道,过了年,大乾的战车将再次发动。

不过百姓们没有忧心忡忡,反而相当期待大乾的出征,一来大乾连年征讨,逢战必胜,二来,所有人都知道,出征是为了长生不老。

生活在这个时代,你不进则退,哪怕你今日不打别人,他日他国强大了,也会来打自己。

冬季来临,大雪飘飘,年关一过,随着元宵临近,凡是将要出征的将领,士卒都在忙着告别家人。

187年正月十八,宜出行。

这一天,韩信登台拜将,誓师出征,大军南下,一路上百姓夹道欢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