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把。”
“继续冲。”
“不要停。”
夜幕降临,大明指挥车上,徐达面无表情地继续下令道,身旁众将听后,相视一眼,指挥着令旗让大明将士继续朝里挤压。
奋勇厮杀的西楚将士没有发现,大明士卒虽然在口中喊着“杀韩信,为霸王复仇。”可他们的脚步并没有上前,只是挤压着人群让前面的人无法后退。
“天德,西楚士卒厮杀了一天,可要先行进食,让他们轮换着来也行啊。”
朱元璋摸摸自己的肚子,哪怕他从午后出发,也没有短兵厮杀过,如今都感到腹中空空,可想而知那些厮杀了一天的西楚士卒有多饥饿了。
“不行,此时他们奋勇杀敌,只凭一口气在撑着,一旦中途停顿下来,再想撑起这口气可就难了,大乾也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徐达神情决绝地一口拒绝,不是他心肠狠毒,故意不让前方杀敌的士卒吃饭,而是此刻情势所逼,正所谓慈不掌兵,作为一方统帅他当然有所取舍。
见状,朱元璋不再说话,凝神眺望起前方战况,虽然夜幕中人影重重,看不清远方战况,可朱元璋觉得他看着才能安心。
……
“将军,东西准备好了。”
大明军阵外围,廖化、凌统、孙坚等人朝端坐战车上的周瑜抱拳道。
周瑜起身看了看空地上摆放的上百台投石机,此刻投石机已经整装待发,投架上摆放着一个个半拆开的包裹。
周瑜环视众人道:“各自准备,听我号令。”
“是,将军。”
众人应答一声,快步离去。
“大鹏,你去通知师傅。”
周瑜看了一眼在夜风中朝着大明一方飘扬的旗帜,侧头对着伫立在车辕上的海东青道,在后者看来的时候,周瑜伸手一指韩信的方向。
“唳——”
海东青仿佛听懂了周瑜的话,它翅膀一扇,冲天而起,一个盘旋就朝着韩信所在的方向而去。
“投石机,准备。”
“放。”
海东青离去后,周瑜神色一肃,朗声道,一声令下,早已待命的投石机嗖嗖嗖地朝远方夜幕里发射包裹。
“众将士,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凡在夜色中发光的人,一个都不许跑了。”
“杀。”
看着抛飞的包裹在半空中散开,星星点点的荧光顺风洒落在他观测好的位置,周瑜当即拔出腰间长剑,大喝道。
“杀啊。”
早已待命的孙坚、廖化等人当即带着大乾士卒对着大明军阵发起了冲锋。
“夜色斑斓处,冲锋。”
队伍另一边的乐毅看到天空洒落的荧光剂,长枪前指,身后士卒当即朝着荧光剂覆盖的位置发起了冲锋。
“随我杀。”
盘旋在外的李牧同样一声大喝,带领外围的骑兵向着指示地点发起了冲锋。
……
“什么东西。”
大明中军,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洒落在自己身上,朱元璋不由地朝脸上抹了一把。
“陛下,你的脸……”
周围众人看着在火光下发光的朱元璋,尤其是那张莹莹发光的脸,顿时惊骇的大叫起来。
“我的脸?我的脸怎么了?你,你们身上怎么都在发光……”
朱元璋一脸疑惑地转过身来,可这一转身,他就看到身旁众人身上沾着荧光剂,在莹莹发光,顿时大惊失色。
“我们?”
众人一听,连往其他人看去,这时他们才发现周围所有人的身上都在莹莹发光,只有更外围的士卒身上没有。
“不好,这是萤石粉,大乾这是要在夜色中认人。”
徐达用手指捻起身上沾染的粉末,皱眉道,见识多广的他结合外围传来的厮杀声,当即有了判断。
“怕他作甚,老子在这里矗了半天,早就想会会大乾士卒了。”常遇春嘴角一撇,嚷嚷道。
“不错,狭路相逢勇者胜,打就打,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听了常遇春的话,一些自持武勇的将领也纷纷应和道。
“好,他要战,我便战。”
“众将听令,以陛下为圆心,召集所有大明士卒立圆阵,我们以守代攻,伺机而动。”
徐达环视众人,一路对上武将们跃跃欲试的目光,和朱元璋信任的眼神,他当即放下其他杂念,大声命令道。
“诺。”
一声令下,大明士卒纷纷朝着朱元璋围拢而来。
……
唳——
被众多士卒包围在中心的大乾方阵中,韩信听到熟悉的鸣叫,连抬头朝天空看去,夜幕中一个巨大的阴影在上空盘旋。
阴影仿佛有点畏惧底下的众多火光,想下来又有点不敢的样子,韩信一见连掏出怀中竹笛,对着夜空用力地一吹,示意他已看到对方,让后者不要下来。
做完之后,韩信把竹笛塞回怀里,举起长枪大声喝到:“将士们,我方援军已在外面发起总攻响应我等,所有人随朕冲锋,杀朱元璋。”
“冲锋,杀朱元璋。”
“冲锋,杀朱元璋。”
“冲锋,杀朱元璋。”
大乾士卒连举着武器应和道,几十万人的呐喊,在夜幕中远远传开。
“杀啊。”
听到众人的响应,韩信打马上前,率先朝着西楚士卒发起了冲锋,身后吕布等人也连跟着冲了起来。
早已疲惫不堪,凭着一口气麻木上前的西楚士卒,哪里会想到韩信等人突然发起了反冲锋。
加上有韩信等众多大将带领的队伍实在骁勇,一个撞面,包围的阵型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
唳——
天空中海东青不断鸣叫,韩信顺着叫声直往一个方向冲,身后几十万大军也跟着后面不断向前。
队伍排成两百人一列,几十万大军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在西楚军阵中一路游过,早已得到命令的众人不理会周边的敌人,只顾跟着前方冲锋。
韩信、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马超、太史慈、魏延、周泰、许褚、典韦等人,三三两两地分批次带人冲锋。
以横向两百人,纵向一百人,每队两万人为一个整体,当最后一排一百人对上了敌人后,第二方阵的两万人就接着上去。
就这样,韩信带着几十万人,如滚动的车轮,一路朝着大明军阵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