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折返
明日开始恢复两更~~~
~~~~~~~~~~~~~~~~~~~~~~~~~~~~
段重和粽子回到汀州城之后。整合了一下在汀州城守备的一万五千大理将士
。休整了两日之后便踏上了返程的道路。而这几日时间里。这两广战事的消息也不断地传到了段重的耳朵之中。这萧北定二皇子被抓走之后。整个两广的军营顿时便陷入了混乱之中。而带领着将士进行堵截工作的应海瀛大将军很敏锐嗅到了这一次战机。毫不犹豫的挥师杀向了在密林之中躲藏着的两广大营。而沒了萧北定二皇子这个首领。整个大营根本无人指挥。便是连最为基本的游击战斗打不起來。面对冲杀而來的应海瀛大将军的部队。虽然人数之上不占劣势。整个军心却已经散了。如何能够抵抗得住。顿时四散溃败。再也无法集结成为有威胁的武装力量。至此。这南梁萧北定二皇子作乱之事便平息了下來。唯独的缺憾却是并沒有能够这南梁的二皇子抓住。当然。这并不影响大局。而应海瀛大将军手下的三万人马也至此可以脱身前往北方驰援苦苦支撑的江北大营了。
段重和粽子用了三日时间便赶回了汀州城。休整了两日之后便踏上返回的路途。而在这休整的两日之中。却是听到了这北方开战的消息。这南梁和北梁终于是开战了。毕竟这个时节已经是秋季了。若是再不打的话。等到到了冬季江面结冰。那便又要等上一年。而一旦开打。这便意味着北梁必定是豁了出去。想要以一战之力彻底击垮南梁。毕竟这南梁的主要战斗力全部集中在江北大营之中。只要将江北大营彻底击溃。那么这南梁便难以组织起什么有力的抵抗力量了。当然。这种大战并不是一日两日便能结束的。所以若是应海瀛大将军这便以最快的速度往北赶。或许还能赶上最后两场最为关键的战斗。或许能改变战局也说不定。所以这一次。段重真的是帮了萧北平一个大忙。即便将萧北定二皇子带回去。以萧北平现在焦头烂额的情况。恐怕也是无心顾及了。
唯一让段重有些疑虑额是。这北梁发起了进攻。那便意味着肯定是赌命的战斗。但是北梁西北有匈奴的虎视眈眈。境内有萧立三皇子的潜藏杀机。内乱尚且未定。如何敢发动战争呢。段重这两个月來一直消息极为闭塞。最多也就只能得知南梁战事的消息而已。至于北梁那边消息。根本就传递不过來。但是段重相信。以梁武帝萧和的智慧。肯定是先想出了什么好的法子将内乱给暂时解决掉。不然的话也不会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总攻。当然。眼下这些事情并不是段重所需要考虑的了。毕竟一大理现在的国力。能够占据长沙府以东的领土便已经足够了。这北梁即便攻占了南梁。再想要从自己手上将这些领土抢回來。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而段重也已经帮了萧北平的忙了。这战事自然也沒有必要参与了。而至于自己兄长那争霸天下的野心。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起码也要等到段庄登上了大理的皇位再说吧。
在汀州城的两日段重并沒有等到应海瀛大将军的部队。此时此刻。应海瀛大将军应该已经清剿完毕了这两广的残兵
。开始回撤了。而这路途之上也应该获取了开战的信息。可能就直接转道北上。反正这不论是虔州还是汀州。都已经成为了空城。回來整备并沒有多大的意义。而段重将汀州城的大理将士整合了一番。还有一万四千人。这在战争之中折损了五六百人。而剩余的死亡则是因为行军之中水土不服又缺乏药物而导致的。这样的损伤数量已经大大的低于段重的预估了。当初在大军开拔的时候。段重给段庄的允诺是带着至少一万人回來。这下子恐怕段庄要偷着乐了。
又是用了十日的时间。段重直接是从两广地区返回了黔州。并沒有折返回南梁。毕竟段重这一万五千兵马是从段庄这里借來的。是要还回去的。更何况段庄这里还有自己的老婆儿子。自然是要优先回去探望一番的。而南梁那边。既然这李师师等人已经在两广了。那么季无常等人自然是安全的。而且这李师师抓走了萧北定二皇子。想必也不敢在这南梁境内过于嚣张。而此刻南梁应该业已是举国戒备。全民备战了。为了防止间谍的潜入。便是连普通城郡的排查都极为严格。
而段重回到虔州城之后。却是并沒有做出任何大举动。只是陪着老婆儿子享受天伦之乐。顺便看一看这大陆战局的发展情况。而这一次北梁发动了大战。自然是下了血本的。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斗。战斗指挥者直接是北梁的最高将领孟超大将军。所以这战事必定不会太持久。所以仅仅二十日之后。段重便得知了战局的最终结果。北梁果然是如段重所料取得了这一次战斗的胜利。但也仅仅是惨剩而已。而获胜的方式。是极为诡异的。
铁索连船。北梁竟是将所有的战船用铁链连了起來。然后一鼓作气便直接是攻了过來。这样的战局让段重想起了自己上一世时候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这曹操同样是将船用铁链连着。只可惜被诸葛亮借着东风一把火给烧了回去。只是这个世界里。在这个时节上。自然是沒有东风的。也沒有诸葛亮。面对这北梁汹涌而來的铁链战舰。南梁若是退避了。那么这北梁的大军便会立马踏上了南梁的国土了。毫无疑问。南梁的军队不会避让。这就注定是了极为惨烈的一战。肉搏战。完全拼的是两军将士的士气和战斗力。
毫无疑问。北梁军队在人数之上占据有绝对的优势。而即便这江北大营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却依然无法弥补两倍的人数差距。而到了战争最后。这江北大营的都统也是豁了出去。用自杀式的火船进行进攻。给北梁的大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但是却并未能够改变最终的战局。这在经过长达近半年的对垒之后。原本二十万的北梁大军还有十六万。而南梁的水军却已经不足八万。这本來就是极大的差距。而即便加上从应海瀛大将军处调來的两万军队。也不过十万之数
。战争到了最后。双方战争皆是减员惨重。这原本十六万的北梁大军锐减到十万。而南梁也只剩下四万将士。
这长江之上。横尸无数。血染长江数日都未曾流的干净。而江北大营都统杨礼杰大人知道这北梁血拼之下。江北大营难以据守。只能退回内陆防守。这北梁的大军渡过长江之后。便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題。那便是重兵布防的各大重镇。
这南京城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城中粮草充沛。守备十足。两万禁军外加杨礼杰大人从江北大营带回來的两万军马。再加上铁桶一般的城墙。想要攻破这南京城。毫无疑问是无比困难的。而不仅仅是南京城。便是周围的大型城镇也都有重兵驻守。这南梁多的便是钱粮。所以倒是丝毫不惧怕跟北梁打持久战。所以譬如说苏州、杭州、扬州这样的城池。每个城池都有一两万人马驻守。毕竟这江南乃是南梁的命脉。必须要保证其周全。
当然。眼下的局势对于北梁來说。前景依旧是无比美好的。虽然这几个重镇无法攻下。但是南梁这样的龟缩行径显然是放弃了大片的领土。北梁的军队可以在广阔的南梁腹地之中肆虐。至于这倒霉的。自然是那些村落之中的居民百姓了。正所谓国家兴亡。兴是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讲的便是这个道理。毫无疑问。这南梁赫然已经陷入了灭国的边缘了。
眼下这南京城是有杨礼杰大都统亲自坐镇的。而杭州城则是由新近到來的应海瀛大将军镇守。苏州和扬州则是地处更为深处的腹地之中。倒是一时半会并不担心北梁大军的进攻。不过一时半会的安全并不代表永久的安全。虽然这南梁军事物资储备充足。但是这南梁的土地也极为丰沃。只要北梁的大军实行以战养战的战略。肯定是可以跟南梁一直耗下去的。若是长此以往。这南梁必败无疑。
而这个时候。段重则是面临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抉择。帮。还是不帮。眼下若是南梁想要守住领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或许还要寄希望于这匈奴的萧立。但是这北梁既然敢大举发动进攻。那边意味着梁武帝萧和自然有办法解决这两个难題。所以希望依旧是十分的渺茫。
萧北平是个好君王。但是生不逢时。此时此刻应该被困于南京城中感到万分绝望。而以段重跟萧北平之间的交情。或许段重应该去帮一下他。但是若是站在大理的角度上來说。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然是不应该做的。毕竟段重想要帮萧北平。还是需要用大理的兵力。
所以段重的脑袋很痛。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