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林泽发现前方的西川兵人数不多,估计只有己方的二分之一,他沉思了一下,对手下的将官发令,全军分成左中右三阵,骑兵居中,步兵居两侧。
林泽的军队里只有一万名骑兵,人数远远少于西川兵,所以他对骑兵将领吴介说道:“我军骑兵少,要想和西川兵对冲,胜算不大,他们又有火炮助阵,步兵冲锋速度慢,怕是还没到达对方阵地就要损失一半,所以这次我要你出阵诱敌。你带骑兵假意全力冲锋,到西川兵阵地之前佯败,引西川兵来追。记住,你的骑兵和西川兵距离不要拉得太大,只要距离不大,他们怕伤了自己人,便不会放炮。等西川国的军队一入我军阵地,两翼合围,就算他们插上了翅膀也别想飞出去了。”
吴介点头答应,飞身上马,带着自己的一万名骑兵对西川兵的阵地冲去。
叶秋这方的夜兵也在急速地变换队形,他们也分成了左中右三军,大炮和突火枪居中,萧无叶和韩平路各领一军在中军两旁护卫,叶秋留在中军指挥大炮。
汉军骑兵喊杀着冲了过来,叶秋一颗心砰砰乱跳,犹如打鼓一般,他初次领兵作战,心情自然激动。他见汉军进入大炮射程,把手一挥,二十门大炮先响,这些大炮填的炮弹是六棱形的小炮子,一炮可发三四十枚,炮弹象天女散花一般向汉军飞了过去,硝烟过后,汉军倒下了数百人,可速度丝毫没有降低,仍旧呐喊着冲锋。
叶秋再次把手一挥,一百门稍小些的火炮点燃了,这些炮射程较近,但一百门同时开炮,威力也不可小瞧。地皮一阵颤动后,近千名的汉军落马阵亡,战马有的和主人一同死去,有的受惊过度四处乱跑,阻碍了后面骑兵的冲锋。
吴介见骑兵的冲锋慢了下来,心中着急,挥舞长枪大声呼喝,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前面。终于,他们冲到了那块大空地上,西川兵的火炮不响了,可却有另一种火器响了起来,叶秋的突火枪开始进攻了。这突火枪是新发明出来的武器,炮兵部队的士兵都不大会用,有的填药过多,虽竹管上缠了铁丝却仍被炸裂,冒火燃烧;有的填弹过多,子弹发射的距离太近没能打到汉兵,一千只突火枪只打落了三百多名汉骑。
叶秋脸色难看,心中怒骂,这算什么军中利器,那帮广备攻城作的家伙也太能吹牛了,回去有他们的好看!
前后损失了将近两千人的骑兵后,吴介才好不容易地冲到了西川兵阵前,迎面而来的竟是两翼西川兵的箭雨。羽箭发着“咻咻”的尖叫声,把汉军掀翻在地,吴介只觉得左肩一阵巨痛,侧头一看,一只带着狼牙刺的长箭竟射穿了自己的肩膀,箭尖从护甲中血淋淋的透了出来。吴介痛哼一声,单手举起长枪,向骑兵们发出了撤退的信号。汉军勒住战马,转身向后奔回。
叶秋奇道:“咦,他们好不容易才冲到跟前,怎么就这么回去啦?败得也太快了吧,这也算是主力部队,有阴谋!”他向传令兵示意,发出旗语,两翼夜兵不许追击。韩平路和萧无叶得令后并不追击。
吴介跑了一箭之地后发现西川兵并未追来,他很是惊讶,这群西川兵什么时候变得聪明了,竟不上当!以往打仗,汉兵一败,西川兵便会蜂涌而上,恃强猛追,这次怎么反常?难道我装得不够象?无法,他只得又转身带兵再诱叶秋。迎接他的自然又是如雨飞箭。第二次冲锋,汉军锐气大减,一鼓作气,要一鼓气没作成,那可就泄了气了,士兵们眼见无法取胜,有不少人便想逃回汉军阵地去。
西川军中军阵中传出短促的号角声,两翼西川军齐声呐喊,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战马嘶鸣,四万夜铁骑横冲直撞地向汉军围了过来。吴介心道:“完了,诱敌不成,我军反而陷入了重围。”就在这时,远处的汉军大队也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九万汉兵一齐冲了上来。
叶秋大声喊道:“开炮!开炮!”中军的大炮再次响起,汉军大队都为步兵,冲锋较慢,队形又密,被大炮一轰,可倒下了不少。
林泽满心焦急,他本意是让吴介引诱西川兵来攻,可万没想到,西川兵竟不发动冲锋。吴介第一次诱敌失败,他便知大事不好,这领兵的西川将也不知是看破了自己的计策,还是胆小过了头,以往西川兵看不起汉军,别说见败不追,就连让汉兵主动出击的时候都很少,可眼前这个带兵的叶秋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竟不追来,真是大出林泽意料之外。吴介返身又斗,林泽便大叫不妙,西川兵没引来,反而是自己的骑兵陷入了重围,他立即下令,全军出击,营救吴介。
这时的叶秋见汉军步兵逼近,而自己的军队正要合围汉骑,如再开炮便会伤到自己的军队,情急之下忽然想起那日他去武梁城外救月心公主,西川宗力的军队曾后军向前赶,前军往后冲,所以大乱。于是,叶秋下令,放出吴介的骑军,让他们撤回,与前来攻击的汉国步兵也来个互冲。
中军号角再响,两翼夜兵不等合围便又退回,吴介的骑兵见西川兵不来围攻,突又想起自己是来诱敌的,便向后撤退,叶秋见此计要成,心中欢喜,刚想要大笑几声表示庆祝,忽见一箭向自己射来。
原来那吴介身受重伤,诱敌又遭失败,怒气勃发之下,竟拔出肩上的狼牙箭,血淋淋地搭在了弓上。他早见到西川军阵后有一人身穿麒麟铠,跨下高头大马,身边无数的西川兵护卫,想必就是带兵的叶秋。吴介也不顾肩上血如泉涌,咬紧牙关,“嗖”地一箭向叶秋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