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拜堂是在黄昏,所以宴席结束的时候天色就已经晚了下来,众宾客再回到自己府上,时间已经到了该洗洗睡了的时候。 然而夜幕下的镇国公府,主院的待客厅仍旧灯火通明。 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还有严玉堂分坐在主位和旁边的位置上,而宁元君则是站着,正好与镇国公夫人面对。 大有三堂会审的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严玉堂此刻的脸上多了许多抓痕。 那是宁元君的杰作。 她最听不得别人说自己胖了的话。 她院子里的下人偷偷议论她的身材,被她听到,立刻命人将议论她的人打得半死,还是在众人面前执行,然后将人发卖了出去。 她的手段虽然狠辣了些,至少自那之后,她院子里的下人再也没有人敢私下议论她的了。 然而今日她竟然听到自己的丈夫说自己胖,还用猪来形容自己。 他也不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她还不是为了给他生儿子! 现在儿子生下来了,他就变脸开始嫌弃自己? 这怎么能忍! 于是,宁元君大喊一声,直接上手,对着严玉堂的那张脸挠去。 宁元君在乡下生活了这么多年,见过不少农村妇人打架的场面。 挠脸撕衣服那是常事。 所以宁元君下意识的就朝他挠去。 严玉堂自然不会乖乖让宁元君挠,于是两人开始在马车里上演十八般武艺。 那时马车还没回到镇国公府,旁边也有别家府上的马车经过,他们的动静不小,自然引起别人的注意。 镇国公是武将,是骑着马的。 所以将身边同僚的同情的眼神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有人劝解他,让他劝解自己的儿子儿媳,过去的事就不要重提,还是看开些。 那过去的事是什么事,联想一下燕王妃过去的身份,再看宁元君和严玉堂马车的动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时镇国公的脸就阴沉下来。 一回到府里,严玉堂二人自然就被镇国公叫来训斥。 至于镇国公夫人,在下马车看到自己儿子那张脸后,当即就把宁元君骂了个狗血淋头。 骂完了之后也跟着镇国公一起,看他打算怎么处理宁元君。 别看宁元君重活一回,然而在面对镇国公的时候,还是觉得心里打憷。 不过她心思一转,就有了主意。 于是从进入大厅开始,脸上就表现地委委屈屈。 还不等镇国公问话,宁元君就开始告状,父亲,您不知道夫君他有多过分,元秀妹妹都已经成为燕王妃了,他竟然还想着元秀妹妹,您没看到他刚才从燕王府出来的时候脸上是怎样的表情,你说若是让别人看到了,会怎么想夫君,会怎么想我没镇国公府? 本来么,谢元秀在宁元君回来之前还是镇国公府的未来儿媳,因为身世一事,这未来儿媳换了一个人。 如今这原来的儿媳成了燕王妃,而严玉堂却摆出一副对燕王妃念念不忘的模样,别人看了会怎么想? 镇国公并不是宁元君三言两语就说动的人,但是他看向自己的儿子,发现对方心虚的模样,顿时就来气了。 镇国公夫人偏向自己的儿子,自然不想自己儿子被责骂。 她暗暗瞪了宁元君一眼,开始为自己的儿子辩解。 宁元君在镇国公府和婆婆斗智斗勇的时候,谢元秀这里却是一派温馨。 沐浴过后的谢元秀,人比花娇。 燕王定定地看着她,眼里都是yu火,秀儿,你终于是我的王妃了! 红罗帐下,两道人影缓缓倒下。 烛影摇曳,满室旖旎。 第二日,谢元秀醒来的瞬间还有些懵。 这不是她的房间! 她想坐起身,这才发现自己被人抱在怀里。 也是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不在谢家,这里是燕王府。 昨日是她的成婚之日。 她一动,燕王也醒来。 燕王伸出手,将人抱得更紧一些了,说道:你昨晚累到了,再睡一会儿吧。 谢元秀却没听话继续睡。 按照规矩,他们今日要进宫谢恩。 毕竟也就这一次了,她不想被人说媒规矩,这关于谢家的家教。 谢家人都是真心对她的,她不想让谢家被人看轻了。 以后,谢承安和谢承康几人都是要进入京城官场的人,她不能给他们留下污点。 谢元秀拿起横在她身上的手,说道:不行,今天可是要去谢恩的。 只是她才刚坐起身,就不由得嘶了一声。 想到昨晚的胡闹,谢元秀不由得瞪了燕王一眼。 都怪他,让她现在觉得浑身被碾了一般,特别酸痛。 就跟刚刚习武被摔打过一般。 她这一瞪眼,眼波横流。 燕王的眼神顿时暗了下来。 他把人又拉了回去,声音嘶哑地说道:天色还早,不如我们…… 不行! 谢元秀果断拒绝。 他这眼神,她一看就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 她不由得踢了对方一脚,嗔道:你脑子就不能想些健康的东西吗? 燕王低低笑了起来,说道:不能! 美人在怀,还是自己名正言顺的王妃,他要是没有想法那才是不正常的呢。 而且活了二十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尝试这种美好的事情。 没开荤之前,他还能忍得住,一旦开了荤,他就有些忍不住了。 这般想着,燕王又靠了过去,将谢元秀要说的话堵住了。 半个时辰后,谢元秀坐在镜子前,让侍女给她梳妆。 嫁了人后,女子的头发要全都梳起来,这个彩月就不行了。 所以现在这侍女是燕王府的。 燕王府上以前是没有侍女的,就是女下人也都是粗使丫鬟。 这还是眼看着谢元秀要进府,需要侍女伺候,燕王才进宫去挑人。 能被他挑选上的侍女,都是经过他反复查证后的,觉得身世清白、与宫里没有牵扯的。 当然,燕王也不敢保证这些人里面没有别人的眼线,所以燕王把人给谢元秀之前,也告诉她这个情况,让她用人的时候,要小心。 没办法,皇子王爷府上要添下人,都得去宫里挑选。 这是规矩,就是自己从外面买来,也要去宫里学习规矩。 这是周朝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