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战记

第二章断流飞星(1 / 1)

作者:桃次郎

女娲不食人间烟火,云萝、凤箫姐妹也是仙人体质,只是偶尔饮些冰雪,吃几片花瓣,足以充饥。因为倾城回来,特意从山下买了很多菜做给他一个人吃。后来倾城跟女娲学了辟谷寒食的法子,也渐渐的断了食欲。

山上清冷,除了女娲和倾城两个人,就只有云萝、凤箫偶尔来打理家务。每当这对姊妹花来的时候,山谷里就会格外热闹。不是缠着女娲教她们裁衣、插花,就是拽着倾城去捕鹰。

一开始,倾城很高兴陪她们游玩,没想到一出山谷,就听满山遍野的喊“少主人”,原来是云萝、凤箫受命把她诓出来,给摩诃迦罗族的姑娘们解闷。

于是一个男人带着一群女人去登山,把峭壁改造成滑梯,把参天的雪峰雕刻成憨头憨脑的雪人儿。

鹰也是要捕的,去崖上,摸进鹰巢,连鹰蛋带鹰雏,一扫而光。

倾城深知少女对宠物的狂热是非常可怕的,美其名曰“跟小鹰玩过家家”,其实是虐待致死。而且他也当厌了孩子王,就改行做了山上动物的保护人,把山鹰、雪兔之类带回去饲养,很快就把娲皇仙境变成了动物园。

倾城问起摩诃迦罗族的来历。女娲说,自从他走了以后,非常想念,一个人寂寞,就用冰雪和炼丹剩下的药渣比照自己的模样,捏泥人自娱。

女娲是主管生命的女神,那人偶本就得了仙丹灵质,只消她在吹上一口气,就拥有了生命,变成秀美可人的娇娃。

因为是冰雪塑造的身躯,所以每一个都是冰雪聪明、纯洁无瑕。越造越多,就成了摩诃迦罗一族。云萝、凤箫姐妹是最先造的,也是最用心的作品,所以比别的都更美丽聪慧,就做了首领,平日跟随女娲学着读书写字,也学一些武功、仙法,是一种介于师徒、母女之间的关系。

女娲算到摩诃迦罗族将来对倾城的事业很有帮助,特意用心培养云萝、凤箫,经常派她们下山行走江湖,铲除奸邪,几年下来,居然小有名气。

说到这里,女娲又半真半假的说,假如有一天人类面临灭绝的危机,摩诃迦罗族将是延续生命的种子。

倾城笑道:“假如是作为人类复兴的种子,这些姑娘也不成啊,她们一群姑娘,没有半个男子,又长了蛇的身体,可怎么传宗接代。”

女娲失笑道:“可不是,我真傻。下次云萝、凤箫来,我拿些‘化形仙丹’给她们吃,下肢就可以变成人体了。今后我就按照你的模样造些好男孩罢,反正不管男人女人,长成你这样都算顶漂亮了。”

倾城叹了口气,幽幽的说:“我这些年的遭遇,差不多都是因为长相而起,有时候真想换一副平凡的面孔,哪怕丑一点也比现在的好。”又突发奇想道:“娘娘可知道我的生身父母是谁?他们一定也是世间少有的英俊、美丽。”

女娲笑道:“这么多年,你总算想起问父母了。”

倾城心头一颤,痛苦的说:“其实我一回来就想问你,可见到云萝凤箫后却不敢了。”

女娲柔声道:“你怕自己也是我造出来的人?”

倾城抬起头,直勾勾的望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难道不是?”

女娲低下头去,良久才说:“别担心,你跟她们不一样。”

倾城对这模棱两可的答案不满意,他逼问道:“我的父母到底是谁?”

女娲含泪笑道:“你总会知道的,可我现在不能说。”

“为什么不能!人人都有父母,我要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是否还活着、日子过得好不好,我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世!”

女娲悲伤的说:“别再问了,你那么聪明,难道还猜不出来么……”

倾城怔忡良久,忽然说:“我要是笨一点该多好。”

每日入夜以后,倾城照例要在雪岭上做晚课,参修仙道,他历练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如今再修炼出世的法门,就少了凡尘的羁绊,进境极快,只是到了夜色好的晚上,看到天上朗月,心中总是有些凄然,独自登上圣母之水峰绝顶,面朝西方,在风雪中久久伫立。

他的心事,女娲从来不问,倾城也很少主动说,只有每月十五夜里,明晃晃的月亮挂在屋檐上,照的他心神不属,藏在心底的思恋就加倍茁壮了。于是就去隔壁屋里找女娲聊天。

五年来的生活,事无巨细,女娲都要他详细讲述,听得津津有味。一开始倾城刻意回避了与春江水月有关的事,日久天长,不知不觉的也全讲出来了。

有时候说到天晚,就在她房里过夜,一直聊到天亮。女娲怕他休息不好,总要催他睡一会儿。

她房间里本没有床,睡觉时就取一杯水来,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撒,水渍结了冰,又得了生命女神的元气,像小树苗一样生长起来,变成一大块冰。女娲就走入那冰里休眠。

因为倾城在,就特意准备了一张床,并搬一只火炉放在床边,哄他睡觉。等到倾城睡了,她总要坐在床畔,痴痴的望着他的脸,会心微笑,或温柔的抚摸额头,抚顺发丝。像温顺的妻子,也像慈祥的母亲,这些倾城假装睡着的时候都有看到。

夜深人静的时候,女娲就独自去炼丹房查看仙丹的火候,另有一只大鼎,专门熬炼五色石和云母片,说是预备将来补天用。天好好的,为什么要补呢?每次倾城这样问,女娲就会微笑着说上一句老话:“未雨绸缪。”

查看了炉火,照例要吹一曲笙。

那是一种芦苇做的乐器,女娲寂寞的时候做来,吹着玩的,曲子也是自创,没名没谱,但是极好听。

每次吹笙的时候,惯于过夜生活的鸟兽都会跑来倾听,听了她的笙,狼、虎那样的猛兽,也会变得俯首帖耳,猫儿一样趴在她脚下,眼角挂着泪。

那曲子也不全是忧伤的,赶上没有月光的晚上就会变得欢欣,鸟兽于是跳舞唱歌,通宵达旦,惊醒了朝阳。假如倾城也在场,就一定引来凤凰,雄的是凤,雌的是凰,一样的美丽高雅,但只有凤会唱歌,凰生性腼腆,绝少开口。

也有例外。比如“朱雀之天翔”,论起来也算是“凰”,性情却分外豪爽,每当女娲吹笙的时候,不论倾城知道与否,总要变兴高采烈的飞出去跳舞唱歌,若是遇见同伴,就会加倍的卖弄,因为她唱的跳的最好,凤凰和众鸟就公推她做了女王。

吹罢了笙,若是天色还早,女娲也要回屋休息,这时候倾城通常已经睡熟了,她就悄悄的洒水、炮制冰床,在他额头上印下晚安的吻后悄然融在冰里安歇了。

小屋里静谧安详,只有炉火愉快的燃着。倾城在半睡半醒里听见滴水的声音,醒来发现火炉烤化了冰床,女娲一只纤美白皙的玉足已快要露出冰层了。于是赶快把火盆搬出屋外蹑手蹑脚的钻回被窝。

山上下半夜最冷,女娲照例要起来给他盖被子。发现火炉不见了,只有苦笑。悄声骂他调皮,却被倾城听见,笑嘻嘻的说:“我听见啦!”

女娲嗔笑着帮他掖好被角,重新升起火炉。

后来倾城觉得麻烦,就让她也睡在**,反正床很大,还可以相互偎依着取暖,比什么火炉都管用。女娲开始不肯,耐不住他死磨硬泡,只得换了睡袍,红着脸钻进被窝,倾城轻轻攥着她的手,望着她的眼睛,只是笑。她本是冰肌玉骨的天仙体质,体温很低,倾城还当是在冰里受了冻,心痛的把一双纤手揣在怀里焐。

女娲笑他憨,叫他别白费力气。

倾城却只顾盯着伊人天仙绝艳的笑靥,看出了神,温香入握,心头不住怦怦跳动,只把纤手紧拥,哪还记得她说了什么。

相互偎依着睡下,快天亮的时候倾城做了个噩梦,忽然大声喊起娘来。

醒来后发现女娲坐在身旁,就扑到她怀里叫娘,像个孩子似得哭道:“我梦见娘不要我了。”

女娲笑道:“我是娘娘不是娘。”

倾城破涕为笑:“娘娘就是‘娘、娘’,我就是当你是我娘,平日里这样想,梦里就这样叫了。”

山上天亮得早黑的也早,日子仿佛也过的特别快。不知不觉,倾城来到娲皇仙境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来,女娲日日冶炼仙丹、彩石,足不出户,没事的时候就把自己本领倾囊传授,倾城本就绝顶聪明,又有女娲的悉心指点,很快就领悟了东方一脉的仙道法门,与女娲相比,差的只是火候而已。

自从学会了“时空转移术”,倾城可以瞬息之间飞跃千里,上下山不再受结界的制约,可是一年来也只下山一次去探望李蓦然,带回来一大堆书,其余的时间都在山上陪女娲,舍不得离开半步。

天气好的时候就带上云萝、凤箫巡游缆绳,赏遍了须弥山的美景奇观。

恰逢这一天心情好,忽然想起年前初到娲皇仙境时曾在一处峭壁写下“到此一游”的字句,不知道还在不在。这样一想,就踏着月色下山去寻那处峭壁了。

夜凉如水,一轮明月挂在半山腰,被那淡淡的雾霭笼着,好似披了轻纱,倾城只顾欣赏月色,不知不觉的走岔了路,等到醒悟过来,已经迷路了。

此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晨光熹微,远山燃成了火海,倾城觉得这里景色更美,也就不急着找回家的路,索性在一块山岩上坐下,静静欣赏日出奇观。

看了有看,忽然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转念一想,的确是第一次来,难道是幻觉?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忽见一轮红日从半山腰里挣脱出来,在云海中吞吐了片刻,猛然升上云端,火红的朝霞里泛着金光,被雪地反射成了一个金壁辉煌的世界。

就在群山只见,倾城愕然发现了一处断裂的深谷,把山脉拦腰切断了。特别是在旭日下,那承受不到阳光的深谷倍显幽深,黑漆漆的像是一道狰狞的伤口。

倾城脑中灵光一闪,掏出了那块得自女娲村玉矿得红色玉石。

在阳光下,玉石像是有了灵性,流溢着美丽得光泽,玉石上雕刻得花纹,竟与眼前得景色惊人得相似!倾城甚至怀疑玉石得主人就是仿照此处日出的景色雕刻了花纹。

当然,玉石上是看不到太阳的,可是那个小小的圆孔,不就象征着太阳么?不,还差一点。倾城比较后发现,玉石上的圆孔,比起现实里的太阳,按照比例推算,位置显得略高了一点。

倾城想确切知道这个差距有多少,就竖起玉石,透过那小孔去看太阳。

透过那小指粗细的孔道,他看到了奇迹。

当小孔与太阳的位置重合的刹那,倾城无意中发现那个幽深的山谷敞开了怀抱,黑暗褪去,他的目光可以径直落进深达万丈的谷底,那是一片半圆形的谷地,正对着他的是一扇陡峭的悬崖,与玉石上雕刻的内层花纹也惊人的一致。倾城还发现在那扇山壁的底部,也就是半圆形谷地的圆顶,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所在,漆黑一片看不清楚是什么。

倾城失望的放下玉石,忽然又想到,玉石上雕刻的景色之所以与现实呈现出略微的差异,都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不同……太阳的位置,不正是由时间决定?他恍然大悟:玉石上雕刻的景色,是正午时候的此处。

看着时间还早,倾城索性飞到那山谷前,等到太阳高度与玉石小孔的位置相符的时候,再次透过小孔观察深谷,那团模糊的黑影逐渐清晰起来,竟是一个山洞!

是巧合,还是天意?玉石和山谷之间,为何有如此神秘的关系?那个只有透过玉石上的小孔才能观察到的山洞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倾城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纵身跳下山谷。

幽深的谷底几乎看不见阳光,倾城早就修成了夜眼,自然不在乎。绕过荆棘丛生的谷地,来到那石洞跟前,洞口一人多高,倾城探头一望,只见满洞阴森,看不一丝光亮。

倾城壮着胆子往里走,进口处很窄小,越走越深,像是走在两扇磨盘中间,渐渐看见前面露出亮光,隐约传来花香。倾城正好奇的时候,忽然脚下一软,险些跌倒。低头一看,自己所走的这条小径,居然是修缮的非常整齐的台阶,白色的石头台阶整齐的排列着,越往里越宽,奇怪的是,这条小径没有高度,本就不需要修建台阶,如今两条台阶之间有个凹坑,反而不利于行走,差点绊倒了他。

倾城心想,这些台阶不像天然就有的,难道除了娘娘,还有别的高人在须弥山隐居修行?既是这样,娘娘没理由不知道……

越想越好奇,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忽然前方没了台阶,抬头一看,一个深不见底、一亩方圆的大池子横在面前,池子上方又有一个小洞,光亮和花香就是从洞里来的。

倾城绕着那池子走了一圈,觉得那池子的形状很奇怪,看起来像一张大嘴,然而毕竟没有发现异状,就纵身飞上了洞顶。

果然又别有洞天,举目四望,自己竟然置身在一片树林里。那树林生长在山腹里,仿佛一个天然的果园,顶棚上按照十二时辰的排部,吊着十二盏长明灯,又有用宝石、明珠仿造的日月星辰,宝光四射,美不胜收。

“喂~主人在家吗?”倾城高声问道。

回音在山腹中回荡,没人回答。

倾城自言自语的说:“主人不在家,我就是主人啦。”

信步走入林中,只见那树酷似垂柳,但是没有树叶,通体金光灿灿,枝条非常柔软,皮质很薄,就像一根根充满了金色**的透明软管子。倾城掐断了一截树枝,果然源源不断的流出金色的汁液来,香气扑鼻,等到汁液流光,那树失去了颜色,不一会儿就枯萎了。

有的树上结了桃子大小、雪球般晶莹剔透的果子,倾城摘了一个,瞧那果子生得可爱,便在手里玩耍,不成想果皮甚薄,不小心掐破,流出浓稠透明的汁液,情急之下用嘴去吸,味道惊人的甘美,比从前吃过的那些凡间果子都甜美的远,忍不住吸了一口又一口,不一瞬便把果汁吸净,只剩下个果皮壳,仍旧完好无损的托在掌心,轻若无物,活像个冰雕小灯笼。

倾城又摘了些果子,一路吃着,向前走去。吃了几只,只觉得胃里温和舒适,浑身疲惫全消,精神为之一振,心道:“也不知这果子叫什么,味道真不错,待会回来多摘几个,给娘娘和云萝凤啸她们尝尝。”

穿过树林,是一道石屏风,刚一走近,就有一红一白两道光华扑面射来!

倾城伸手去抓,那光华又狡猾的缩了回去,走到近前一看,什么也没有,石屏风上交叉画着两把样式古雅的长剑,栩栩如生。

倾城猜到刚才的光华就是这画所发,伸手去摸那屏风,果然又是两道剑气劈面射来,这回被他一把抓住,红白两道光华在手里剧烈震动起来,倾城略一放松,那白光又飞回屏风里去,只听锵的一声脆响,消失了。那画里只剩下了一柄白色的剑。

那团红光在手里震动了片刻,似乎晓得没可能挣脱,渐渐安静下来,终于变成了一泓秋水也似的宝剑,赤红的剑刃杀气腾腾,映的倾城须发生寒。

屏风上,原本画红剑的地方,只余下了一条紫红色的痕迹,倾城好奇的去摸,一个坚硬的东西触到掌心,用力一抓,拽出了一条三指宽三尺长的匣子。

原来是一支紫红色的剑匣,不知什么材料制作,入手极轻。

倾城试着把右手剑插进去,果然严丝合缝,低头再看,只见剑匣上画了一些恍若流水的波纹,不知有何含义。

无意中得了一把宝剑,高兴之余也想把白色的也收来。但是又怕破坏了屏风,反而毁了宝剑,仔细看那白剑,似乎也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心想,这两把剑是伙伴,我逮住了红的,白的肯定要报复,不如骗他出来……

于是装模作样的说:“现在我要回家了!”抱起红剑转身就走。果然耳后传来宝剑出匣的声音,回头一望,白光迎面射来,比前两次迅猛的多。

倾城顺手抽出红剑一挡,只听呛的一声,剑气激荡,白剑倒飞出去,插进了岩壁里,嗡嗡作响。倾城上前拔了出来,厉声恫吓:“再不听话我就折断了你!”白剑仿佛听懂了似得,居然不再挣扎了。

倾城按照先前的方法,取了剑匣,样式跟红剑一模一样,只是匣上画有北斗七星的图案。

倾城先背好红剑,又把白剑系在腰间,四处查看了一番,没有找到别的好处,就又回到了屏风前。

只见那屏风背后画满了奇怪的图案,看不懂是什么,倾城怕遗漏了宝物,就脱下外衣蒙在屏风上,用果子和树枝挤出的汁水做墨汁,做了拓片,这才安心离去。

回到那个小圆洞前,低头看那深池,倾城不由吓了一跳。

从上面看才发现,那深池居然是一条妖蛇的嘴巴,自己刚才就是踩着它走来的,那些所谓的白色台阶,其时就是妖蛇肚皮上的横纹!

看了又看,倾城发现,留在这里的只是蛇蜕,以此观之,那妖蛇恐怕有十几里长呢!蛇蜕已经石化,妖蛇如果不是死了,也早就修炼成精了,要是妖蛇还在,恐怕没那么容易进来。倾城一面暗叫侥幸,远路返回谷外。发动时空转移术,金光一闪,已然回到了娲皇仙境。

女娲见他带了两支剑匣回来,不免有些惊奇,问他去了哪里,倾城却不回答,笑着取出了从深谷中得来的果子,请她品尝。

女娲一见那果子,更加惊讶了。

“这‘地火冰玉果’生在绝岭雪山之中,先得了冰雪的灵气,又经地火孕育,乃是阴阳调和的珍宝。常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对修道之人更是有莫大的好处,服下一枚冰玉果,抵得上十年苦修,没想到叫你找到这么些,真是吓死人的福气。”

倾城笑道:“早知道这么好,我就多摘些回来了。那洞里有整整一林子呢。”女娲怔忡良久,忽然问道:“莫非你找到了神。圣。平的藏宝窟?”

这回轮到倾城吃惊了。“娘娘说的是我义父吗?”

女娲笑道:“先把你从洞里得到的东西给我看看,待会儿说给你来龙去脉。”

倾城忙摘下红、白双剑,递给女娲。

女娲抽出宝剑观赏了片刻,笑道:“果然是神。圣。平的雌雄宝剑。”

又指着带有水纹图案的红剑告诉倾城:“这是断流,另一口是飞星,你拓下来的图案,乃是一种古代剑术,连同冰玉果在内,都是你义父神。圣。平五百年前藏在须弥雪山山腹中的,那时候我还没有来须弥山,所以不知道具体藏在哪里,只是后来有一次听他谈起,说是等你长大了交给你,谁知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他的影子,想是早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罢。”

倾城诧异的问:“我义父果然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大贤者?他不是早就死了吗?”

女娲笑道:“四神大陆的四位贤者,只有神。圣。平最无赖,时常惹是生非,闯了祸收拾不了,就装死唬人,换一个空间和身份,继续惹是生非。这年来他少说死过上百次,上当的笨蛋也远不止你一个。”

倾城恨恨的道:“这老头竟敢骗我!太过分了!”

女娲横了他一眼,嗔道:“你义父死去活来还不都是为了你?怎么可以辜负他一片好心呢。”

倾城苦笑道:“真要好心,干什么把宝藏藏起来,还假惺惺的弄一块玉石雕上藏宝图,他当自己是海盗船长?若不是我机缘巧合得到了玉石,这宝藏岂非不见天日了?”

女娲掩口笑道:“神。圣。平是个老顽童,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吗?好了好了,这些抱怨话不要说给我,等他来了,你自跟他理论去。”

倾城惊叫道:“老贼要来昆仑?”

女娲颔首笑道:“他传书来说,正在调教从朱雀来的徒弟和徒弟的媳妇,眼下没空,来年一定上山来探望你。”

倾城欢喜的嚷道:“老贼说的一定是雷烽和柯蓝,天哪,没想到他们也到了昆仑!”

女娲欣然道:“是小叶子的朋友吗?我也想早点见到他们呢。”

倾城笑道:“是我的好兄弟、好妹子!哎呀,要让老贼记得带他们来才好!”

女娲爱怜的道:“别着急,我会转告神。圣。平,你就耐心等着罢。”

倾城懊恼的说:“哎哟哟!还要一年呢,老头真磨蹭!教徒弟要那么久么?”

女娲笑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了,据我所知,你义父绝少守时,他说来年到,拖个三五年也很正常。他是个路盲,找路比走路得时间要多出来十倍不止。”

倾城忍不住叹道:“干脆我去找他们好了!”

女娲道:“他既是路盲,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在哪里?你就乖乖得等着,先把他留给你的剑谱学会。这驭剑之术源自旧世界,是古往今来最强的剑术,真正可以千里之外取人首级。你义父当年没有教给你,一是他自己也没能学全,二来你那时年纪还小,没有出世历练,放不下尘世的俗年,让你学道修剑怕还不乐意呢。”

倾城心中一热,便道:“娘娘也来练罢!我们一起修道,娘娘做道姑,我做道士。”

女娲浅浅一笑,柔声道:“若是早年得到这张图对我还有些用,如今不与人争利,不与天争命,学剑何用?”

又说:“你得到了驭剑之法,可见是命中注定要让这门绝学发扬光大,不如趁热打铁,现在就传你剑术。”

倾城大喜过望,捧着飞星、断流两口宝剑,跟女娲来到洞外。

女娲语重心长的说:“人间的剑道,有小乘、大乘的分别,大乘又分剑心、剑魂、剑神三段,到了剑神境界,就是人间剑术的最高层次了。然而六道众生,并不只有人才懂修行,剑神之上,天外有天,畜生、恶鬼、地狱诸恶道且不论,阿修罗道、天道两种境界就比人间的剑神更胜一筹。这驭剑之术,就是天道剑术的入门课。要说这天道境界,我也没有修成,所以只能领你进门,往后的成就,全看你个人的造化了。”

说罢将那两口宝剑取出,观摩一番,笑道:“上古神器,果然非同小可。飞星是雄剑,不合我用,就借断流一用罢。”于是擎起断流宝剑,手捏剑诀遥指天际,喝道:“疾!”

断流剑腾空飞起,恍若一匹赤红的绸缎,星驰电掣的朝着群山中飞去,转瞬就环绕了须弥山一周,女娲选定了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峰,默默催动剑诀,只见断流剑围着那山峰一绕,雪山轰然作响,竟被拦腰斩断,沿着斜坡滚落下来,引起了一场空前的雪崩,群山齐声怒吼,冰雪、巨石仿佛脱了缰的怒马,前赴后继的滚下山去。

女娲指着剩了半截的雪山笑道:“看我取来冰玉果林。”话音方落,断流剑果真钻进了山腹,只见剑光连闪,转眼间一个宽达十亩的球形石头底座从山腹中缓缓升了出来,连着泥土、岩石、树林连根拔起,一同飞回娲皇仙境。

女娲举起左手,托着那树林,右手一指,断流剑飞了回来,在娲皇仙境山坡下一处空地饶了一遭,挖出一块十亩方圆的深坑。

女娲左手一挥,那树林悄无声息的落进深坑,大小刚刚合适,简直像精密丈量过一般。女娲又催动断流剑,变成了一只大手,捧着挖出来的泥土,把挖空的山腹填平,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高原。

看到这移山填海的神通,倾城惊得嘴巴都合不拢。女娲微微一笑,喝了一声:“收!”断流剑行云流水般的飞回她手中,一闪,不见了。

倾城慌忙低头去看剑匣--空空如也,断流剑不见了!

只见女娲不急不忙,微启朱唇,吐出一颗梧桐子大小的红丸,递到倾城面前。

“是断流剑变的?”倾城小心翼翼的去摸,只觉指尖一震,那红丸迸发出一片红霞,再次变成剑形,自动飞回剑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