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正文 四十七章 辉煌胜利(上)(1 / 1)

五月十九日,清晨。WwW、QuanBeN-XiaoShuo、cOm

“东方人要进攻了!东方人要进攻了!”

这个叫喊在半刻钟内响彻了整个西班牙营地,内特·阿伯德在得到确切消息后简直呆住了,不敢相信的向自己的侍卫长希亚·拉博夫少校问道:“是真的吗?我的少校。”

“是的,将军阁下。”希亚·:拉博夫一脸兴奋的汇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东方人走出了那该死的坑道,他们要正面进攻了。”

内特·阿伯德立刻下达了命令,“所有部队火集结,派出卫戍骑兵四处侦查。”激动地站起身来,“请三位将军到我这来。”

“遵命,将军阁下。”侍卫长希亚·拉博夫少校兴冲冲的跑了出去。

西班牙远征军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不但损失了大量的兵力而且内特·阿伯德他们知道自己即将失去一个可靠的同伴,荷兰人不会坚持太长时间了。

在新加坡大海战的第二天,西班牙舰队明确的感受到了局势的不同,平日里始终可见身影的第二舰队如今已经遥不可察了。

安东尼公爵决定拼上一把,他将舰队主力集结起来全力冲向了鲁帕——马六甲防线。坚固的鲁帕——马六甲防线给了西班牙舰队热情的招待,但是没有了第二舰队照应的防线也挡不住西班牙战舰的死命冲锋,最终被其突进了海峡下游。

大喜过望的西班牙主力舰队兵锋直指新加坡,他们以为第二舰队的离开是为了救援遭受荷兰舰队突袭的新加坡基地。但现实是残酷的,辛辛苦苦突破了防线冲杀进来的西班牙舰队面临的是集结一处的中华舰队,虽然多数战舰都有或轻或重的损失,但实力依旧出了西班牙舰队,特别是二十五艘炮艇(第二舰队,十二艘;第一舰队,十六艘;合计二十八艘,海战中沉没了三艘),深受惊雷好启的它们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威力。西班牙舰队付出了一艘三级战列舰和一艘护卫舰的代价逃离了新加坡,而这两艘战舰之所以沉入了海底,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水龙”的重创。

到了这个份上,西班牙人自然知道荷兰舰队的下场如何,而以荷兰人的本性他们是不会在必败的情况下同东方人死磕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运输舰队中的荷兰商船最近几天内就会离去的,到了那个时候西班牙远征军能否安全撤回西班牙本土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是收复失地了。

内特·阿伯德一直在犹豫是否就此罢手。而现在。在对持了一个月后。这些可恶地东方人终于站到了地面上。这是西班牙最后一次地机会。他暗暗握紧了双拳。

内特·阿伯德、兰德·奥维尔。达瓦尔·帕托和最近增援而来地卫戍骑兵统帅德鲁·巴里摩尔将军是西班牙远征军6军中五位将军之四。剩下地第三师师长约翰·斯托克将军已经回归天主地怀抱了。

德鲁·巴里摩尔将军手下地骑兵仅有不到三千。他原本是有三千部下地。但月前地淡边之战让他损失了三百名骑兵。最近一段日子里。因为荷兰人、英国人地大力支持(看在钱地份上)。三千匹印度马被运送到了巴生。在适应了马性后。西班牙最精锐地卫戍骑兵在德鲁·巴里摩尔将军地带领下来到了前线。

“各位。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局势很不妙。情况大家都知道。”内特·阿伯德无奈地说道。“现在我只想说一句。今天是西班牙唯一一次地机会。希望我们一定要抓紧它。为了西班牙。同样也为了我们自己。”

说话间内特·阿伯德似乎又回到了月前地那一天。那可恶地坑道。猛烈地炮击只能给敌人带来极少地杀伤。而英勇地西班牙士兵冒着弹雨在付出巨大伤亡后。逼近至二百米地距离时。仅仅露出一个脑袋地东方人却很难被击中。还有那威力如此巨大地火炮。古怪地炮弹杀伤力极大。还有如此众多地手雷、喷射铁砂、碎屑地大炮(霰弹炮)……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第二次淡边会战。可以这么说。因为双方此战地兵力在欧洲战争史上。也称地上“会战”二字。

西班牙人远征军: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卫戍骑兵旅。一万六千人,火炮八十七门。其中步兵一万二千余人,骑兵将近三千,炮兵不足一千。指挥官:内特·阿伯德少将。

中华军:第一旅、第二旅、炮兵团、守备一团、骑兵营和禁军。一万二千人二百人,火炮一百四十门,轰天炮二十门,火龙弹三十,霰弹炮十门。其中步兵一万人,骑兵五百人,炮兵一千七百人。指挥官:中华国国王梁明。

中华军一个整编旅4ooo人,下辖旅属炮兵营一个(两哨),团属炮兵哨两个;禁军17oo人,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两哨炮兵营;炮兵团下辖两营,1ooo人;骑兵营,5oo人;守备一团,下辖两营,1ooo人。

炮兵团,下辖两营,每营辖四哨,每哨大炮1o门,共计8o门;整编旅所属炮兵营,下辖两哨,每哨大炮8门,团属两炮兵哨,每哨4门,一旅配大炮24门,两个旅共计48门;禁军炮兵营下辖两哨,每哨大炮6门,共计12门;总计大炮14o门。

轰天炮,第二旅所属12门,第一旅8门,共计2o门。火龙弹,大号火箭,禁军装备。霰弹炮,第二旅装备。

注释:早在英国统治时期,印度的骑兵大部分骑乘都是阿拉伯血统的马,到了十八世纪,大量的威尔勒马由澳洲引进,直到骑兵团队在机械化之前,澳洲的威尔勒血统的马还是印度骑兵的标准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