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来了,你也喜欢这东西?”老大爷看他一直盯着摊位上的衣服,忍不住来了兴趣。 “像你这个年纪,好像没见过这东西吧?我三十多岁那会儿,这东西老流行了。” 听着大爷侃侃而谈,秦浩回过神来,问道:“这怎么卖的?” “一套一百五,都是货底子,有些地方埋汰了,洗洗就行。”大爷给他看看脏的地方,不太注意都没看见。 秦浩挑了挑眉,想着能卖出去的可能性。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这校毕是风靡一时的存在。 校毕,大头皮鞋,多少年轻人出门干活挣钱,就为了年底穿这一套回家的? 不过现在是夏天啊,买回去得等一段时间才行,现在不能立马就卖出去。 “你要是买,我再给你便宜一点?”老大爷也想脱手。 这东西都是老头子喜欢,还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不好碰。 秦浩摸着下巴说道:“便宜点,这五套我都要了!” 一套拿回去卖个三百块左右不成问题。 这也能留一套自己穿,不过他不太喜欢,过时的感觉。 老大爷看他想买,琢磨琢磨,“那一百三得了,你也总来。” 他也不问秦浩买回去干什么,反正能卖出去就行。 付了钱,秦浩肉痛一把,一下子去啊六百五! 还有四千了,这点钱种参肯定不行。 把东西放进背筐里,又去买了几个苹果,然后回去了。 回到镇上找个没人的地方,秦浩把自行车锁在一个开放小区车棚里。 这边肯定不会丢的,而且他回到一九八七年也不需要通过荒地的地窖了。 确定周围没人,秦浩想着回家,下一秒出现在仓房里。 从仓房里出来,院子里李美玲愣了一下。 “你啥时候回来的。”她也没注意。 秦浩淡定自若道:“刚回来没多久,给你买了几个苹果,进屋吧。” 屋里开着前后窗户,过堂风非常的凉快。 “今天早上老舅走了,本来打算中午走的,说镇上来电话了,所以就早上走的。”李美玲拿着苹果洗洗,然后切开给秦浩递过去。 秦浩接过叹了口气,“这也没提前说,我还出去了。” 本以为中午能送送人呢。 “没事。”李美玲坐下来说道:“他说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呢,说不准年底回来。” 回不回来谁知道呢? 秦浩转头看向炕上的衣服,是他上次买的衬衫。 “怎么不穿?” “留着出门穿,我改了一下。”李美玲拿着衣服稀罕的摆弄着。 第45章 一人富全村拦 秦浩看着她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儿。 重生一个月了,好像就拿回来两三百块钱,日子还是没什么改变。 “心思啥呢?”李美玲给他找出来一套衣服,没有补丁。 “我看你这两天没干活还挺忙的,出门穿好点的衣服吧。” 男人就出去办事得有个面子,更何况秦浩还年轻,在她看来得穿的好点才行。 秦浩自己无所谓,穿什么都行。明天还要去听课,不知道能听出来个什么二五六呢。 下午他去后面园子规划出来鸡舍的位置,还有仓房也要重新盖一下。 鸡舍盖的不小,秦浩琢磨明年扩大规模,因为种参不是说种就种的,所以要等来年再说,今年把鸡养的多一些。 挖沟埋支撑柱,秦浩干了一下午。 就这点活都干的费劲,等盖好鸡舍不得冬天了? “浩哥!”赵老六顺着房后的园子,跳篱笆过来了。 秦浩扔下工具,坐下来休息,“你咋过来了?” “这不是看你干活,心思过来帮帮忙。你说你有事招呼一声不就得了?还自己干。”赵老六捡起来铁锹,帮忙填坑。 秦浩看天色不早了,便道:“明天中午再来吧,我上午有事儿,中午晚上给你供饭,行不?” 反正他是看出来了,这活不是一个人能干的。 原本打算找秦德,后来想想这事儿不行,本来人家也是需要养家糊口,不能一直帮这边。 “浩哥讲究人!明天我肯定来,给春生哥也叫来。”赵老六问都没先问,就要叫人。 秦浩听到也没说什么,反正到时候供饭就行了。 堡子里谁家有事只要到了帮忙,那就是吃饭,没有工钱那一说。 就连盖房子也一样,除了技术工给点,其他人都是帮忙的,吃点饭喝点酒没啥毛病。 两人聊了几句,赵老六就跳篱笆走了,也不走正门。 秦浩盯着自己家园子这一圈篱笆,心想着这也不行啊,谁都能跳进来。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直接就去参市,刚五点多,街上的店很多都没开门呢。 秦浩跑去早市,这边包子一块钱一个,买了两个垫吧一口。等那边上课还要三个小时呢,这会儿就去溜达看看。 快八点的时候,他跑去参市那边的门市房,进去果然没人挡着,就随便坐。 屋里没多少人,十来个人都是认识的。 秦浩坐在那等着听课,一上午的时间,一共讲了三个小时。 不得不说,这次没白来。 至少他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四千块根本不可能种参。 就连天麻也不行,没个一两万块钱,什么都没用。 秦浩走在回去的路上,琢磨着自己能做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养鸡。 到时候鸡下蛋了,他可以过来卖笨鸡蛋,一个两块钱,攒点是点啊。 回到家里,秦浩刚从仓房里出来,就听到后园子有人在说话。 走过去一看,鸡舍的地基都弄好了,就差垒木头了。 李美玲拎着一壶水站在旁边,石春生跟赵老六忙活着,干活挺快的。 “你们啥时候来的?”秦浩走过去问道。 昨天说了中午再干,看样子已经来挺长时间了。 “早上来的,浩哥,我们这样整的行不?老板正了。”赵老六小跑过来。 看他两手空空,又道:“去哪了,没买点好吃的。” 秦浩答应人家了,自然买了吃的回来,只不过是打算晚上吃的。 “买了,在屋里。”秦浩接过李美玲手里的水壶,说道:“你去做两个菜,我买的现成的。” 李美玲也不是不懂事,帮忙的人当然要吃饭了,所以就乖乖的进屋了。 见状赵老六凑过去说道:“浩哥,你这真有福气,嫂子长得漂亮还贤惠,怪不得你都不出门了。” 之前大家都说秦浩怕媳妇,所以不出门的。 今天来一看,人家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差,多好的一个人啊。 “你有媳妇就知道了。”秦浩笑了笑,然后过去一起干活。 “春生哥,喝点水不?”他把水壶放在旁边,天热干活确实是遭罪。 “不用。”石春生放下铁锹,问道:“你打算养多少鸡?整这么大的鸡舍。” 他们这边养鸡都是在鸡笼子里,高点架着耗子爬不上去。黄鼠狼也偷不走,反正更好一些。 秦浩想了想道:“怎么也得几百只啊,现在才一百多只,再有两个月就能下蛋了,到时候自己孵小鸡崽子。” 已经养了一个多月了,三四个月就能下蛋。 “几百只?!”赵老六先惊讶了,“那能顾得过来吗?再说你这养这么多,不怕鸡瘟?” 预防鸡瘟是需要干净的环境,喂的水粮食也要注意。至于其他的,那就得看自己怎么照顾了。 秦浩点点头说道:“也就那样吧,仔细养着呗,我妈会养鸡。” “你养活这么多,不怕被人惦记吗?”石春生转头看向他,认真劝道:“在咱们农村,小富即安,有点生活费比打工强就行。” “你要是养的多,赚钱了,就怕被人惦记,偷你东西还好,祸害你就完了。” 倒不是把人说的那么坏,人性就是这样,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但你不得不防着。 “可不咋的?”赵老六想起来一件事,小声道:“人家村头老王家,去年养了两头老牛,晚上被人把牛棚子点着了,两头牛全烧死。” 这年头两头牛多少钱?不光是钱的问题。 大家都是穷日子过来的,糟蹋一点东西都心疼。 这好好的牛没了,损失了钱,也浪费两头牛。 秦浩皱紧眉头没说话,他当然知道一人富全村拦的道理。 所以他当初才想着种植人参,这样能帮其他人致富起来,大家一起富,就没人惦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