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佞臣啊

我真是佞臣啊 第663节(1 / 1)

毕竟与宁辰这样的强者绑定,对宗室的稳定也是大有裨益的。

可是宁辰是一个愿意践踏规则的人。

如果让宁辰进来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被践踏的那一类人。

所以他们是非常不希望宁辰进入到宗室之内的。

“誉王其实我们可以尝试联络一下靖王。”

“武昭想要吸收宁辰为异姓王这件事情,靖王未必已经知晓了。”

“如果让靖王知道的话,靖王一定也是不同意的。”

“毕竟我们宗室稳固,就代表皇室稳固。”

有人既然提出了靖王,那其他人也都开始纷纷的符合。

最终终于有人提出来,希望誉王可以联络一下靖王。

让靖王出面,帮助他们一起打消武昭这个封异姓王的想法。

“誉王,我们这些人中,只有您才能跟靖王说上话。这件事情非你出面不可!”

“是啊誉王,你是资格最老的王爷,老靖王都与你把酒言欢过。如果你出面的话,靖王一定会给面子的。”

众人一人一句,直接把老誉王给夸的有点飘飘欲仙了。

他的确是跟老靖王喝过酒,但是把酒言欢完全谈不上。

就只是单纯地一起喝过酒而已。

至于说原因,那也不是因为他请靖王。

而是因为武帝宴请宗室成员,希望宗室支持他北伐万妖国的计划。

老靖王也是在被邀请的人当中的一个。

当时也是因为老靖王的出现,宗室才改变了态度,改为支持武帝北伐万妖国。

当时老靖王找到他,也仅仅只是希望他在宗室之内发动串联的作用。

让宗室的那些老顽固,都同意武帝当时的选择。

誉王和老靖王就是这样一点香火情而已。

而且说实话,所谓的劝说,那无非就是通知一下而已。

告诉那些没有来参加宴会的人,就说靖王已经盯上了他们,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

就是仅此而已,非常简单的一个过程。

老誉王也是在那次之后,渐渐的成为了宗室之内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因为他跟老靖王的关系好。

至少大家是这样认为的。

向靖王请教,他们可是没有这样的胆子的。

所以誉王也就是在那个时期,稀里糊涂地就成为了宗室的领袖了。

“誉王此时不能再耽搁了,一旦正式的圣旨下来,再说这些可就都晚了。”

“宁辰这样的人一旦进入到宗室,必然会首先就清理我们,到时候宗室可能就要姓宁了。”

“誉王此事事关国本,必须要联络靖王才行。”

在大家的一再催促和逼迫下,老靖王也作出了决定。

打算亲自联络一下现在的靖王。

希望他可以看在当年,他父亲与自己之间的那一点点香火情,给自己这个老头子一个面子。

靖王甚至都不需要表态,他只要表示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了。

那武昭就一定会认真地重新考虑这个事情的。

宗室之内,自然有可以用来联络的特定玉符。

但是这个特定的玉符,靖王未必会回应。

而老誉王这里,保留的可是当年,老靖王送给他的可以联络到靖王一脉的通讯玉符。

这个玉符一直被老誉王视为珍宝。

靖王能够给出这种东西,本身就已经等于是一份人情了。

看到老誉王取出的玉符,在场的宗室成员,无不羡慕。

这可是可以直接联络到靖王一脉的传讯玉符。

深吸一口气,老誉王也开始联系起靖王来。

身在靖州的靖王,看到手下拿来的通讯玉符,略微皱皱眉,不过还是接通了通讯玉符。

“什么事情?”靖王没有任何语气的冷漠询问道。

靖王对宗室并没有什么好感。

所以说话也自然不会有什么情绪。

听到靖王的回复,老誉王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只要靖王肯回复就行了。

当即老誉王态度恭敬地把事情给靖王说了一遍。

同时说明了一下,宁辰可能会被封为异姓王这样的事情。

另外说了一下,宗室之内,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靖王听完了这些,直接说道:“大战在即,你们还在内斗。替我转告他们,再有人敢妄议宁辰的事情,一律按照扰乱军心,杀无赦!”

说完靖王就直接结束了通话。

老誉王听完了靖王的回答,整个人都愣住了。

“誉王靖王怎么说的?”

看到老誉王发愣,其他人都纷纷上前询问。

老誉王被大家叫的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老誉王道:“靖王说了,谁在妄议宁辰的事情,全部按照扰乱军心来处理,直接杀无赦!”

听完了靖王的话,房间里面所有人都愣住了。

整个房间之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靖王这就算是明确表态了。

只不过他不是不支持宁辰,而是非常地赞成宁辰封王。

这就非常尴尬了。

本来他们是要联络靖王阻止的,结果靖王现在支持。

那他们就只能支持了。

“誉王我家里还有事,我先告辞了。”

“我想起来我家里也有要事……”

一下子所有人都纷纷提出了告辞,生怕被人记住自己来过。

很快誉王府就冷冷清清的了,而誉王依然还沉浸在震撼当中。

誉王可以震撼,但是宁辰这边,却是已经接到了青鸟送来的命令,是关于自己的任命。

同时还有关于开战的一些事宜。

按照计划,武昭让宁辰尽可能的提前开战。

所有的物资均已经在路上了,最多半月就能送到贺州。

武昭希望宁辰可以借着大乘佛法这事,来攻打贺州,争取速战速决。

第372章 排兵布阵

对于武朝这一边来说,现在当真是万事俱备了。

而且连东风都不缺了。

宁辰的大乘佛法理论,就是东风。

所以现在对于武朝来说,速战速决就是最好的选项。

十天之后,宁辰带着大部队,到达了贺州的百家城。

加上贺州百家城这边,本来就有的一千城防军。

现在贺州的百家城之内,已经囤积了四千城防军。

城防军是宁辰自己的家底。

当然随着武昭一纸圣旨得下来,宁辰现在已经是此次西征的大元帅。

所能调动的兵力,可不仅仅只是自己这四千城防军。

还包括此时贺州,已经入驻的五万虎威军,以及正在路上赶过来的两万禁军和五万虎威军。

一共是十二万的大军,全部归宁辰的辖制。

十二万大军,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在这种古代的环境下,所谓的百万大军,那都是一个虚数。

号称百万,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而这一半当中,至少五分之四都是民夫。

真正参与作战的可能也就是十万左右。

十万当中,真正的职业士兵,能有一半就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