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169章 抗灾措施(1 / 1)

“当前行驶速度,22千米每小时。”

“未偏离正常路线。”

水面下。

拾荒车队的车载摄像头,已经近乎于失效。

只能拍摄到在灯光照耀下,显得异常浑浊的水流。

偶尔,传感器中还能感应到车身发出砰砰的声响。那是水中某些流动的坚固物体,与车体碰撞产生的动静。

苏武看了一眼车队视角的画面。

发现没法得到任何有效的信息,便又立刻切换成了平面地图模式。

通过数据和在地图上的定位,来从侧面观测整个拾荒车队此时的状态。

“问题不大。”

“水流的推力,暂时还没有强到能够影响行驶方向的程度。”

看着地图上,正在缓慢向农家小院接近的车队。

苏武估摸着返程过程,应该不会出现太大意外。

稍稍放下心来。

继续观察了一会儿车队之后,苏武又将注意力放到了自家避难所的地表附近。

如今的他家大业大。

早已度过了无法承受损失一支车队的贫穷阶段。

实在没有必要一直紧盯着那边不放。

并且,也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还在等待他去处理。

得益于最初选址方面的用心。

农家小院的地势在整个江河市区域内,都属于相对较高的地点。

即使到了现在,整个江河市城区都有被淹没的危险。

农家小院附近的戈壁上,也仍然还是看不到太多积水的存在。

而再考虑到地势更高的群山之中,时刻可能会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出现。

这里甚至都能被评为,当前整个江河市地表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哪怕位置不错,暂时不需要担心洪水侵袭。

苏武依然还是为农家小院,做了大量的防范准备。

毕竟这里是他的立身之本。

论重要性。

就算是景园和周希武那些附属避难所加起来,再带上里边的几十万居民。

也比不过农家小院这里。

如果未来遇到了必须2选1的情况。

那被舍弃的,毫无疑问肯定是附属避难所中的那几十万人口。

而不会是农家小院这边的苏武和晨昕姐妹。

目前。

在调集了最多的资源,甚至不惜使用部分生存点强化的情况下。

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

经过工程机器人,建筑机器人,以及大量充当助手的机器狗和人型服务型机器人数十个小时的共同努力。

被从里到外的重新加固了一遍。

将整体的防水等级,彻底提升了一个档次。

几乎与建在海底的基地不逞多让。

在避难所的出口位置。

那堆由挖掘出来的地下泥土和碎石堆积而成的山丘。

此时也被重新修整。

在添加了部分水泥和钢筋,进行辅助加固后,形成一处比地面高出约20米的平台。

以供在极端情况下。

整个地面被淹没以后,仍然还可以通过平台正常出入。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

想要(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