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170章 安全屋(1 / 1)

所有的选择,都需要苏武自己一个人来判断。

同时,这个时候。

景园避难所里边的数十万居民,也不会意识到。

他们正在经历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阶段之一。

他们要接受来自于他们最高统治者的审视。

并等待其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单纯就建筑质量来说。”

“景园避难所还算不错。”

“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任何一处渗水的情况。”

对于一座庞大的,如同两百艘航空母舰拼接而成的地下城市来说。

能够做到这一地步,其实相当了不起。

足以说明,当初设计和建造的过程都非常用心。

而这,也给了苏武对抗洪灾的信心。

毕竟对一艘钢铁轮船进行修修补补,和对一座沙滩上的城堡修修补补。

完全是两回事。

后者根本没有抢救的必要。

随便大一点的海浪拍打过来,便能将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可以先集结2万人的应急队伍和4万人的预备役。”

“轮班驻守各个关键位置。”

“负责在出现意外的时候,紧急抢修。”

“避难所内部的每一条通道,也都需要安装密封隔离门。”

“以方便在必要的时候,能成为隔绝洪水的第一线。”

“然后,再在每一层,都设置几个到十几个小型的独立隔离区。”

“作为最后的安全屋。”

“给避难所的居民们,留下一个可以后退的地方。”

用鼠标拨弄着三维的景园避难所地图。

苏武在上面删删减减。

划分出诸多的防御隔离区和安全区。

然后又用人工智能,模拟演算了几遍,找出其中疏漏的地方进行修改。

最终拿出了一份完整的施工方案。

按照这份方案。

即使避难所的某处外墙被洪水冲塌,也最多只会波及附近的一小片区域。

随后就会被避难所内部的墙壁,以及通往其它地方通道上的密封门给挡住。

而最坏的情况。

就是连避难所内部的所有墙壁和密封门,都出现塌垮迹象。

那个时候。

就得将避难所内的幸存者,转移到每一层之中最后的安全屋那里。

等待洪水过去,或者来自外界的救援。

苏武给安全屋设置的粮食储备,允许30万人以最低标准生存20天。

超过20天还没有得到外界的补充,就只能等死。

这么做。

并非苏武吝啬。

而是打造的最后的安全区。

为了保证足够的坚固,提供足够的氧气,以及足以容纳30万人的空间。

剩下的地方,最多也只能放这么多的食物进去。

而在这里,有必要提到的一点是。

苏武为安全区提供氧气,主要采用一种潜艇中常用的,名为氧烛的化学制品。

这种东西体积并不大,可以轻松提供大量的氧气。

比起储备食物要更加简单。

也因此,在饿死之前,并不太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