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趁着秀吉表演能剧时,突然劝谏太阁罢兵的老者,正是当今的日本大儒藤原惺窝。
藤原惺窝看似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可其实不到四十岁。只因为头发早白,乍看像个老者。
此人倒也鸡贼,他是请求能剧中的角色,劝谏日本太阁。名义上,他不是直接劝谏秀吉。
可众人还是觉得他大胆。
不久前,秀吉最倚重的谋主、军师黑田孝高,也因为劝谏“明国不可轻动”而被秀吉冷落疏远,贬谪失宠。
何况藤原惺窝这个向来不被秀吉重视的儒士?
秀吉此时正在饰演《敦盛》中的亡灵角色,他也不愧是沉得住气的乱世枭雄,仅仅停顿了一下,就恍若未闻的继续唱道:
“人生五十年,与下天相较,不过梦幻一场。既得此身,岂有不灭之理…”
秀吉一边语调苍凉的歌唱,一边挥动折扇缓缓起舞,脚下用“摺足舞步(鬼步)”,表现亡灵的飘忽幽玄。
“呦嚯嚯——”
秀吉唱到精绝之处,忽然单足为轴身体急转,袍服飞扬之间倏然单膝跪地,扇指苍天!
然后仰面张口,这是向上天诘问生死大义。
演绎到此处,歌声仍然余音袅袅,仿佛楼外的风雪之声,也万籁俱寂了。似乎整个楼阁之中,只有木鱼一轻一重的敲击声。
“铎—铎——”
众人寂然不语。
都知道太阁殿下,已经沉浸在演出的意境之中了。
藤原惺窝只能尴尬无比的站在那里,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朱寅看着神色苦涩的藤原惺窝,也想起此人是谁了。
此人是当今日本少有的反战者,曾向秀吉进呈《论语》、《孟子》,主张“仁政止战”,强调“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在日本,像惺窝这样推崇仁义的儒士很少,影响力有限。可是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讲究仁义的士子,绝对的主流。
良久,家康忽然恰到时机的打破沉寂,抚掌笑道:
“当年曹孟德文采武略,以略不世出之英雄,鞭挞宇内之明主,横槊赋诗,当众高歌,千古传诵魏武之志。今日,太阁殿下文治武功,以布武天下之伟略,治平乱世之奇勋,亲唱能乐,起舞雪楼,更可为万古之佳话也。”
秀吉此时才脱离剧中意境,戴着亡灵面具的脸转向藤原惺窝,语气幽渺、杀意隐隐的问道:
“君可知生死之义?”
藤原惺窝用儒礼拱手说道:
“君子生死之义,但遗仁爱于天地间,润泽山川草木,浩然正气春风化雨,舍生取义虽死犹生,生死之间求仁得仁,唯道而已。”
“非也。”戴着面具的秀吉摇头:“那是儒士之义,非武士之义。”
“若不能成就一期一会的荣耀,则生如幻梦,死亦留悔。生死之间,唯名誉与觉悟可达永恒也。”
“人生无常,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耳。武家(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