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419章 “七月,就是变天之时!”(1 / 1)

信王就藩是何等大事?当然没有圣旨、邸报说的那么简单。朱寅收到的情报,要详细、内幕的多。

很多都是宫中密不外传,外面不知道的消息。

二月,景阳宫突然走水,大火很快就蔓延起来。谁知立刻有人救火,很快扑灭了大火,王恭妃母子安然无恙。

今年三月上巳节,皇帝破例给景阳宫解除禁足,大发善心的允许母子二人去西苑太液池参加祓禊,谁知信王失足落水,幸好很快就被救起。

信王被救起之后,患了风寒,高烧不退,太医也迟迟不来。可是几天之后,信王突然就好转了。

四月十七,立福王为太子的前一天,拜金帝还在犹豫信王的封地。

内阁和礼部、宗人府拟定了几个选项,有建议信王去西安,代替秦王府坐镇关中,直接将秦王府的庄园、产业让信王承继,信王府就在秦王府的废墟上重修,能省一半工钱。

郑贵妃当即表示反对。因为信王本来应该是太子,天下很多人都为他抱不平,对常洵威胁很大,怎么能把他封到西安?长安可是千年古都。她一介女流,也知道关中是王霸之地。

绝不能让朱常洛代替秦王坐镇长安,很危险!

第二个方案是封在洛阳。同样被皇帝和郑贵妃否决。

洛阳那是什么地方?中原腹心之地,怎么能让朱常洛就藩?

万万不可!

第三个选项是填补已经废黜多年的宁藩,封在南昌。

第四个选项,是替代因为造反被废黜的庆王,封在宁夏。

这两个选项也被万历否决。因为江西的宁王,宁夏的庆王,都造反了。不吉利。把长子封在这两个地方,难道是希望他造反么?

于是,就只剩下第五个选项:九江!

九江在江西,但不如南昌,存在感不强,既非古都大邑,也非军事重镇,距离北京也够远。

那就封在九江吧。

就这样,最终选择了九江作为信王的就藩地。

皇帝和郑贵妃不知道的是,为了让他们选择九江,朱寅暗中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力气,才达成这一步。选择九江绝对不是偶然。

郑贵妃其实连九江都不满意,嫌九江不够差,希望越偏远越好。可是,信王毕竟是尊贵的皇长子,太子当不上,要是连封地也很差,百官肯定更不同意。

于是,郑贵妃也只能同意,给了不算太差的九江。

至此,信王的封地就决定了。

按说,亲王就藩要等到王府修建好,或者结婚之后。可是皇帝和郑贵妃不想让信王在京中多待,竟然直接就藩。

那么信王去了九江住哪呢?难道不需要修建王府么?

很懂事的御马监掌印太监宗钦,就很贴心的出了一个主意。

宗钦禀报说,九江庐山万福宫,是嘉靖爷爷下旨修建的道宫,规格和亲王府差不太多。如今爷爷、太后、娘娘都崇佛抑道,不如就收回万(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