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钦终于谋到了“钦差总督机务南京守备太监”的要职,蛰伏彭县的造反一家人,就更有信心了。
南京镇守太监极其重要,在庞大的内臣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实打实的封疆大吏、南都留守。
南京镇守太监不仅是皇帝心腹,还要有足够的资历,一般是出身司礼监。
宗钦虽然很受万历和郑贵妃信任,但他的资历其实是不够的。九年前,宗钦还是个被作践的要上吊自杀的底层小宦官。
是朱寅九年如一日的帮助、关照,大把的给银子打点,才让他弥补了资历的短板,好不容易赶在政变之前,谋到了南京镇守太监的要职。
朱寅道:“你和徐先生在岱山誓师起兵,我亲自迎接信王,一东一西在南京城下汇合。只要信王入了城,就大势已定。”
“南京城的兵马虽多,可宗钦是镇守太监啊。他大不了到时下一道命令,找个理由说服兵部尚书和魏国公,将南京城的主力调出,调到城南的牧龙圩平原操练大演,只要耽搁一天一夜,事情就很好办了。”
“崇明、镇江、南京的警讯快报驿站,都会被虎牙掌控,起码能封闭数日消息。等到舰队来到南京,他们已经来不及了。”
宁采薇还是不放心的说道:“算起来七月发动政变时,宗钦当南京镇守太监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他很难掌握南京的兵权。南京兵部尚书可不是我们的人。徐小白到时也可能站在万历那边。”
朱寅笑道:“南京兵部尚书虽然不是我们的人,可是应天巡抚是我们的人!掌握操江兵马的南京佥都御史,也是朱党成员。就算徐小白这个统带京营的魏国公拥护朝廷,我们也能掌握南京局势,无非难度大些。”
宁采薇向来谨慎,之前在关中算计秦王,搞出那么大的事,也是在有极大把握的情况下才去做。
何况政变造反这种灭族的大事?
她想了想说道:“南京的重要仅次于北京。城内外的驻军多达十六万,战兵就有八万。而且南京城固若金汤,江防炮台四十六座,外郭敌台一百二十座,一旦打成了攻城战,麻烦就大了。”
“海外八旗只有十五万人口,包括男女老幼。就算全部动员,撑死也只能动员三万战兵。”
“我的商团武装,全国各地加起来有两万人。可是这两万人真正能用来打仗的也只有一半。这么一算,我们的总兵力是四万人。我没算错吧?”
朱寅点头,“没算错。我们的兵马,加上私兵护卫,四万多点。”
宁采薇继续说道:“眼下西洋人在南洋蠢蠢欲动,想要夺回靖州(吕宋岛)。东宁(宝岛)的高山土著也不安分。岱山岛有很多工厂,更是要保护。靖海军不能全部调动,必须要留下万人分守靖州、东宁、岱山、济(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