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闪烁的幽暗殿堂之中,肃然而立的百官们,一起看向御座之下端坐如钟的年轻摄政。
朱寅朗然说道:“这第一件事,便是更改早朝时刻。大臣们往往寅时(三点)就要起床准备,在午门等候,卯时(五点)入宫上朝,天还蒙蒙亮。”
“以至于参加朝会的君臣都很辛苦。开国时期还是每日常朝不辍,太祖精力旺盛,每天雷打不动的上朝。”
“可是到了宣德朝就开始松弛,常朝变成三日两次、两日一次、三日一次…万历十五年后,常朝几乎取消,太上皇更是多年不上朝了。虽是太上皇懒政,却也和早朝太早有关。”
“在北京时,以至于朝臣们参加常朝用的公服,都没有场合穿戴了。”
“尤其是,陛下年方十五,气血未足,骨骼未固,更需要多睡养精,不宜经常半夜早起,那就更应该推迟早朝时刻了。”
“是以,吾打算将早朝时刻,改到辰时一刻(7:15),推迟一个多时辰。另外,朝会的日期,除了节假日,都是单日上朝。诸位以为如何啊?”
这最后一句征询,其实不是征求百官意见,只是走个形式罢了。其实就是抛出来让众人赞同的,不容置疑。
朱寅摄政南朝,对万历的懒政行为深恶痛绝,首先规范的就是朝会制度。一改万历的颓风,恢复了朝会制度。
当年内阁上奏万历:“今岁常朝尽罢,非祖制也。”谏言恢复常朝。
拜金帝朱批道:“朕体违和,所请不报。”
要说拜金帝真的龙体违和,可人家在后宫沉湎醇酒美人、马吊牌局、歌舞戏曲,却是一点也不耽误。
即便有点足疾,难道真的就不能坐在宝座上参加朝会?袁世凯也有足疾,耽误人家小站练兵了?
所以,等到新帝登基大典一结束,朱寅就恢复了朝会,可是恢复之后,又发现的确辛苦,今日就提出改革朝会时间。
为了减轻百官辛苦,将朝会时间推迟了一个多时辰。这样,朝臣们就能多睡一个多时辰了,包括朱寅自己。
“下官认为,太傅此举可谓善法!”魏国公徐小白首先站出来赞同,“朝会虽然早该恢复,一改太上皇荒废朝政之失。但朝会太早也是有害无益。朝臣起来太早,下了朝就在衙门补觉,影响的还是公务。”
“下官听说,当年北京还经常上朝的时候,大臣们散朝之后,在官衙一觉睡到中午,只来能打理半日公务,以至于事情淤积,政务拖沓。可因为是祖制,谁也不敢反对。今日太傅改革弊政,不仅能改善政务,也能惠及君臣啊。”
掌印太监宗钦也道:“推迟到辰时初刻最好不过。不用起大早,百官精神头最旺,下了朝也不影响公务。皇上能多睡,也有利于长身体。下官赞同。”
百官纷纷赞同,就是心中不满朱寅专权的朝臣(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