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194章 安全车带到结束(1 / 1)

“喔哦,这个中性胎是真难用啊。”

才跑了一圈,吴轼就忍不住吐槽。

这话倒也没有说错,虽然赛道此时的温度有所上升,但依旧不太适配中性胎,先一步进站的罗斯伯格和维特尔的圈速都不理想。

要不是轮胎实在是扛不住了,旧软胎再跑几圈或许会更好。

等到37圈时,前排阵营里,罗斯伯格落后汉密尔顿足足6秒,吴轼落后罗斯伯格2秒,维特尔落后吴轼2.5秒,Kimi落后维特尔4秒。

至于第六名的马萨,他已经落后到20秒开外,完全不是一个阵营的人了。

“你发现没有,Kimi的圈速好像比起维特尔更快了。”

“是哦,之前落后将近十秒了,维特尔换上新白后两人的差距就落后了。”

兵哥和飞哥分析了下,现在也是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前排车手都选择了黄黄白,因为如果中间一个stint敢用白胎,只怕位置不保了啊!

“中性胎和软胎的差距这么大的吗?”兵哥忍不住说了句。

“看来就是这么大。”飞哥点点头,随即又开口说道:

“Kimi要比维特尔晚进站4圈,现在或许看不出两者的差别,但是等到中性胎开始衰竭,圈速差别恐怕就会很明显了。”

“你这个意思是说,Kimi后半段还准备追追维特尔?”兵哥笑着反问。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的。”

“那吴轼比罗斯伯格的轮胎要新,有没有可能”

“这怎么可能?两人就差了一圈还是两圈,而且梅奔的性能摆在那里,还是比不上的。”

情况就跟两人分析的一致,吴轼根本无力追击罗斯伯格,每个小计时段都要乔纳森负责播报圈速,以此保证控制好车辆的状态。

“你在渐渐拉开和维特尔的距离,但是没有追近罗斯伯格,维持这个样子就好。”乔纳森在TR说道。

坐在指挥台前,他能够看清楚场上的局势。

罗斯伯格后面又在提速了,和汉密尔顿的距离被拉扯到5.2秒,如果维持这个追近速度,那么还有点点可能。

但根据前一个stint的情况来看,罗斯伯格后期的轮胎管理相当困难,汉密尔顿的轮胎又更新,想想这5秒的差距,简直如同天堑。

换做是乔纳森指挥,他压根不会让罗斯伯格去争,了解汉密尔顿的都知道,这个不断追近的秒差大概率是个烟雾弹。

等你追到2秒内,他就要开始加速了,将你甩开后,又放慢速度让你来追。

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消磨身后车手的心志和轮胎。

毕竟完全的胜利不仅仅是自己拿到胜利,而是在自己夺冠的同时,竞争对手退赛,这样才能最大化拉开分差。

因此,与其期待梅奔两位车手出现缠斗,不如看看两辆法拉利可能出现的碰撞,Kimi是实打实的在不断消减和维特尔(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