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224章 第三个飞驰圈(1 / 1)

排位赛前,果然还是下雨了,结果等到Q1到来时,雨又停了。

“我们需要在赛道上多停留几圈,确保成绩足够进入Q1。”乔纳森说道。

“嗯,我知道。”吴轼点点头。

“你有看BC发的新闻吗?”

“什么?”

“他们认为你不擅长红牛环,认为你这一站就要让出赛道领先的位置,滚回到原本的排名去了。”乔纳森笑着说道。

“哈哈,明明我在威廉姆斯,但是好像本地媒体都不太待见我?”吴轼有几分好笑。

“谁知道呢?”乔纳森耸耸肩。

Q1起表,因为刚刚的雨使得路面湿滑,各支车队的策略都被打乱了。

圈速肯定是逐步递进的,谁晚跑谁占优势。

哪怕是竞争力十足的梅奔、法拉利、威廉姆斯都为此头疼。

不得不让车手们在场上时刻关注赛道的情况,以便做出最好的圈速。

阴沟里翻船,在F1又不是什么稀罕事。

好在足够的圈速保住了下限,大部分车队都进行了长达12圈的Q1,这也是比较罕见的。

吴轼在第十位晋级,汉密尔顿遇到些意外,没有跑出足够的圈速,卡在了13位晋级,真是差一点点就要翻船了。

罗斯伯格的窗口期不错,跑出了1分10秒976的成绩,是唯一一个跑进1分10秒的。

最后被淘汰的是马诺二人组,Kimi爆冷出局——

法拉利策略组见到地面湿润就换上了半雨胎,后续道路逐渐变干,竟然没有替换干胎。

巴顿和佩雷兹也淘汰出局。

巴顿更换动力单元,多项并罚,要罚退25位起步。

今年的规则还有些不一样,不是说罚退到队尾后,剩余该罚退的位置就作罢了或者延续到下一站,而是直接改为本站进行其余处罚——

通过维修区一次、罚时等。

“Q2不会有雨了。”乔纳森说道。

对于是否下雨是很难判断的,但云层走了,那肯定是下不下来雨了。

Q2,大部分车手都开始考虑利用超软胎进行飞驰。

“我先用旧胎飞驰一次。”吴轼跟乔纳森申请。

“当然没问题。”乔纳森同意后,将情况同步给车组。

初期的赛道条件依然不够好,不少车手都和吴轼一样先试试水。

只有维特尔依然没有动身,如果说15年排位赛里吴轼令人深刻的记忆是打破极限的圈速,那么维特尔令人记忆深刻的则是他几乎Q2都只进行一个飞驰圈。

显然,奥地利站,他依然准备这么干。

相较于其余的赛道,这里这么干的风险是很大的,毕竟是才回到赛历的赛道,熟练度并不高。

然而对于许多天才来说,第一圈认识赛道,第二圈熟悉赛道,第三圈飞驰赛道。

吴轼利用旧胎,并非要进行飞驰,而是踩点,感受赛道抓地力的变化。

受到雨水和新沥青的影响,赛道各(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