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过的怎么样,家中都好吧,这次提前两天返校是挂念北斗项目?”
2月22日,周五,燕京大学数学科学院。
理教楼教授办公室内,张鲁平面对刚到校就来见自己的徐铭满脸关心,除过问个人情况外还包括家庭,说着不忘连忙招呼徐铭坐下。
“快坐。”
他知道北斗导航项目,如今面临较大压力,对徐铭这时候回学校并不意外。
徐铭没有任何拘谨,顺势坐在旁边椅子上,才开口说明实际情况。
“是这样的导师,我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
“发件方为国际数论会议组委会,他们邀请我出席今年六月底的国际数论会议。”
他在看到邮件内容后,心里也颇为惊喜,没想到自己那篇论文发表不久,便引起了国际数论组委会的注意。
而对于国际数论会议,他自然有过了解。
虽参加人数和规格比不上国际数学家大会,却是数论领域内的重要会议。
届时会有全球顶尖数论学者参加。
因需要尽快给出答复,便提前了两天返校,并第一时间来到导师这里说明情况。
原本张鲁平只是堆着淡淡笑容,如同长辈面对晚辈那样和徐铭聊天。
显然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眉毛高挑下失声喊了句。
“国际数论会议?”
话音刚落又突然想到什么,忙接话继续询问起来。
“快让我看看邮件内容。”
闻言徐铭自然没有过多耽搁,直接在导师办公室的电脑上登录自己邮箱。
移动鼠标打开最新邮件,里面信息顿时进入视线。
“尊敬的徐铭先生:”
“我谨代表国际数论会议(ANT)组委会,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敬意,正式邀请您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报告人。”
“出席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徳国波恩大学举行的数论盛会。”
“您在《数学年刊》发表的论文……”
……
张鲁平认真把邮件内容看完,脸上喜色越来越盛。
丝毫没有掩饰此刻的欣喜。
“好事。”
“这是好事啊。”
张口重复两句,抬眼又对徐铭讲起来。
“国际数论会议是数论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会议,汇聚全球顶尖数论学者,其中包括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得主以及潜在的数学奖项评委。”
“能在此会议上进行35分钟的特邀报告,对你这种年青学者来说机会难得。”
“本身更是对你在数论领域所作贡献的认可。”
“我建议你出席。”
待一口气讲到这里,不等徐铭开口,他又掏出手机边拨号边解释句。
“我先和田院士说明一下情况。”
徐铭把导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所讲的内容无疑是比较认可的。
在他看来能获得什么荣誉属于次要,关键是可以和顶尖数论学者交流,这种机会才是真正的不会多有。
或许能诞生出灵感打(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