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主事齐德三十岁左右的模样,
坐在兵部尚书沈溍身后,正拿着一封文书。
察觉到一众大人将目光都投了过来,
他没有丝毫畏惧,甚至还挺了挺胸膛。
舳舻侯朱寿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冷色,轻哼一声。
而后,马上有都督府的官员出言反驳:
“齐大人莫要胡言乱语,
大宁地处北疆,向来都是对敌北元的第一线,直面捕鱼儿海,岂会与草原人做生意?”
此话一出,毫无疑问表明了左军都督府的态度,
不少人看向兵部官员的目光中有几分不善。
奇怪的是,一向的老好人沈溍,
今日没有匆匆出来解释,
反而神情平静,像是一副早就知道的模样。
齐德继续开口:
“北平行都司已经有足足一年没有与外敌交战的文书军报送来朝廷,对敌草原人的斩获封赏更是没有。
边陲之地的都司,交出一份这样的答卷,恐怕有些不合格吧。”
兵部左侍郎茹瑺微微颔首,点头应道:
“根据兵部收到的讯息,捕鱼儿海已经汇聚了至少大部十数,草原青壮以十万计。
北平与辽东常有斩敌邀功的文书送来,
北平行都司这一年来的确一封奏疏都没有。
总不能绵延疆域数百里,没有一起冲突吧。”
茹瑺的话让在场众人面露深思,
不少旁听大人更是脸色古怪,
若真是如此,那还真是稀奇,
很难不让人想到,有什么别的猫腻。
朱寿只觉得暗暗头痛,
北平行都司最近一年半都没有送来什么对敌文书,
但他知道,这并不是没有,
而是那些斩敌十几人、百余人的战果,
北平行都司根本看不上,也不上报,
加之都司又是一个有钱的主,不需要都督府调拨赏钱,也就没有文书送来。
这件事都督府一众大人都知晓,
但偏偏他还不能说什么,
若是将此事拿出来说,那岂不是要针对北平与辽东?
正当他想着该如何解释的时候,
一个出乎意料的人开口说话,是工部尚书秦逵。
他笑了笑,看向身旁的沈溍,说道:
“沈大人啊,北平行都司之事本官知道一些,
去年辽东战乱,北平行都司从中获得启发,说是要以蛮治蛮。
所以一些对敌草原人的军务都交给了朵颜三卫,衙门不送来文书也是理所应当。”
这么一说,在场之人面露恍然,
朵颜三卫的特殊他们都清楚,
说是卫所,实则自治,
想要彻底纳入朝廷统治,还需要慢慢分化瓦解,等待时间。
但兵部主事齐德并没有松懈的意思,沉声开口:
“秦大人,朵颜三卫亦是我大明卫所,受北平行都司管辖,
他们的对敌文书按照规矩,也要送到都督府与兵部留存。
如今文书也不送,军报也不发,
北疆前线一片迷茫,朝廷根本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