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
上午,观塘食品厂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
打破了办公室内的宁静。
陈秉文放下凌佩仪提交的运营优化方案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吴思远的声音。
“喂,吴先生?”
“陈生,早上好!”吴思远的声音透着一丝急切,“合同草案已经拟好了,我的律师刚送到你指定的德信会计事务所方文山会计师那里。
你看什么时候方便过目一下?我们争取尽快敲定,剧组那边等着开工呢。”
“效率很高,吴先生。”陈秉文嘴角微扬,“我下午会亲自去德信事务所。
没问题的话,签约和资金划转可以同步进行。”
比起吴思远,陈秉文同样想让《醉拳》电影能够早点面世。
这不仅关系到二十万投资的广告效应,更关乎他手中那份未来价值连城的日本和东南亚版权。
瓶装糖水项目正在冲刺,若能搭上《醉拳》热映的东风,对陈记品牌的提升将是几何级的。
“太好了!陈生爽快!”吴思远喜道,“那下午德信见?”
“下午见。”陈秉文放下电话,目光重新落回凌佩仪的草案上。
这份草案条理清晰,直指陈记当前的管理痛点:从原料入库的标准化流程、流动点销售的日报表与现金盘点制度,到标准店的服务规范与陈列标准,甚至提出了初步的KPI考核雏形。
改革力度不小,势必触动一些老员工的利益和习惯。
正思考着,高振海从外面走了进来。
“阿海,你来的正好。”陈秉文将凌佩仪的草案推过去,“凌总监的方案你看一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高振海拿起草案,认真翻看,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文哥,方案很专业,条条都点在要害上。
就是有些地方执行起来,怕兄弟们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尤其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员工。
比如原料入库的抽检和记录,以前都是凭经验,现在要填那么多表格.”
“我知道会有阻力。”陈秉文打断他,语气坚定但带着一丝理解,“但陈记要往前走,这一步必须迈出去。
阿海,你是厂长,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我需要你全力支持凌总监,带头执行新规,安抚好下面的兄弟。”
他顿了顿,诚恳地看着高振海:“对于那些跟不上新规步伐的,不是能力问题,可能是习惯或者学习新东西需要点时间。
我们内部看看有没有更适合他们的岗位?比如厂区安保、后勤保洁这些同样重要的岗位,工作节奏相对稳定,要求也明确些。
待遇方面,只要他们愿意干,我们尽量维持不变,保证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重要的是,不能因为照顾老员工的情面,就影响了厂里的运转和新制度的推行。
你跟他们好好沟通,让他们明白,公司发展需要新规矩,但也绝不会忘了他们(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