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整。
丰业大厦顶层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汉斯穆勒在凌佩仪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他年约五十,身材高大,典型的欧洲精英派头。
身后跟着一位表情严肃、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白人,显然不是法务就是技术顾问。
“穆勒先生,欢迎光临陈记食品。”陈秉文微笑着上前,主动伸出手。
“陈先生,幸会。”穆勒用力握了握陈秉文的手,顺势打量了一番这位年轻的对手,“陈记食品,最近在港岛乃至国际饮料圈,可是声名鹊起啊。”
“穆勒先生过奖了,小打小闹而已。”陈秉文谦逊一笑,引他入座,“请坐。
这位是德信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方文山先生,负责我们的专利事务。”
双方落座。
寒暄几句后,穆勒直接切入主题,“陈先生,我们雀巢集团对贵公司开发的菱形防滑瓶盖技术非常关注。
我们愿意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这项专利的全球非独家授权许可。
雀巢在全球拥有庞大的产品线和销售网络,我们的合作,将为贵公司带来巨大的品牌曝光和稳定的现金流。”
都是千年的狐狸,也不用再玩什么聊斋。
穆勒开门见山说出了此行目的。
“合理的价格?”陈秉文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穆勒先生,感谢雀巢的认可。
不过,在讨论价格之前,我想先明确一点,
陈记的瓶盖专利,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升开盖体验这一项功能。
它解决的是一个困扰行业数十年的痛点,它带来的是消费者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的实质性提升,它甚至能影响一个区域市场的竞争格局。”
穆勒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陈先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陈秉文直视穆勒,“这项专利,它能为雀巢旗下所有玻璃瓶装饮料,无论是矿泉水还是果汁,带来统一的、高品质的开盖体验。
所以,我们期待的合理价格,应该充分反映这项专利对雀巢体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许可的费用。”
穆勒沉默了片刻。
陈秉文这番话,避开了具体数字,却将专利的价值拔高到了雀巢品牌战略层面,这让他感到一丝棘手。
这个年轻人,对商业价值的理解远超预期。
“陈先生对专利价值的阐述,很有见地。”穆勒缓缓开口,“雀巢愿意为有价值的创新支付对价。
基于我们的初步评估,我们愿意为全球非独家授权,支付一次性费用……40万美元。”
40万美元!
约合200万港币!
这个数字,比可口可乐的450万低了一大截,但也绝对是一笔巨款。
陈秉文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快速盘算:雀巢果然财大气粗,但开价相对保守,显然对专利的“战略价值”认可度不如可口可乐高。
当然,这与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