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我的主张是:主攻日本,试探北美。你们的意见如何?”
“陈生,与日本比起来,北美和欧洲市场更大,潜力也更大,我认为先将北美市场作为主要开拓目标会对我们有利!”
陈秉文话音刚落,方文山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凌佩仪、顾永贤、周志远、李明都看向陈秉文,等待他的回应。
对于方文山的发言,陈秉文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在心底涌起一丝欣慰。
这正是他想要的!
一个团队,如果永远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那才是最危险的。
方文山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且直指核心市场潜力,说明他不仅认真思考了,而且有自己独立的商业判断。
这种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氛围,远比唯唯诺诺、一味附和要健康得多。
如果什么事情都靠他拍板,团队其他人只是执行机器,那陈记永远无法真正成长为一个有韧性的组织。
他需要的是能独当一面、有战略眼光的干将,而不是应声虫。
陈秉文点了点头,示意方文山继续说下去:“方总监,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市场规模。北美尤其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人均购买力强,饮料市场容量远超日本。
拿下北美,意味着巨大的销售额和利润空间。
第二,辐射效应。北美市场具有全球影响力,成功打入北美,对后续进入欧洲、澳洲等英语文化圈市场有极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三,品牌高度。能在北美主流市场站稳脚跟,对提升陈记全球品牌形象和价值,意义非凡。
第四,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北美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功能饮料市场虽不如可乐成熟,但已有基础,不像日本市场口味和文化壁垒那么深。”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风险,确实存在。
但高风险往往伴随高回报。
我们‘脉动’的风味经过北美4800人盲测,接受度高达96.7%,证明产品本身具备竞争力。
只要策略得当,投入到位,完全有机会在北美市场撕开口子。”
方文山的观点清晰有力,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追求规模效应的商业思维。
陈秉文耐心听完,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其他人:“凌总监、顾律师、周教授、李经理,你们怎么看?”
凌佩仪沉吟片刻,开口道:“方总监说的市场规模和品牌效应,我认同。
北美确实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但是,”她话锋一转,“陈生提出的主攻日本,试探北美,我认为更符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她看向方文山,争论道:“方总监,你提到北美市场潜力巨大,这点没错。
但潜力转化为现实销量,需要巨大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