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出戏。】——压低帽檐
母子二人来的这个地方是个果园,在山脚下有两间比自己家还要破败的屋子。屋子里住着个老头,似乎已经住在这里很久了至少常小云记事起这里就有这么个人。以前还有人看守着,但是一年前就撤走了而老头还是住在这里。其实这人也就四十*岁,当然那个是实际年龄,可是看上去最少也要有六十以上,给人的感觉很是沧桑。没事的时候这里根本不会有人来,当然是没人愿意和这个老头扯上哪怕半毛钱的关系。他也不会去理会任何人,至于是不想给人惹麻烦还是嫌自己麻烦就不得而知了。应该就只有老人自己能说清楚吧!
大概就是一年前吧李桂芝曾经和常小云说过如果路上遇到这个人要叫‘何爷爷好’当然其他的也就没有再说。其实这个何爷爷本名叫做何江,抗战时还当过兵,做过团长,解放后转业做过县长还做过县委书记,在一个小地方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了。可是时何江被打为资本主义,三十多岁的他被红卫兵打倒进行批判,而后就给送到宁县大坝沟也就是常小云家这里进行劳动改造。这一折腾就是十多年的光景,何江也直接成了这般老头子一样的模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何江是这大坝沟最有文化的人,他上过讲武堂,上过西南联大,可谓是文治武功都必备的猛人了。
李桂芝带着常小云到时何江正坐在屋子门口的小马札上眯着眼睛享受着夕阳的余晖抽着旱烟,看上去很惬意,可是在想着些什么没人知道。何江在前有个老婆但是开始后多番波折后得了重病过世了,他们也没有子嗣。一个老头孤零零的在这荒山野地显得苍凉,但是在烟雾缭绕中又有那么点神秘未知。
“何老先生,我有点事情找您。”李桂芝躬身微笑道。常小云则在一旁好奇的打量这个老者,也奇怪妈妈怎么带他来这里,虽然每次见面都要叫人可常小云还没有如此近距离的观察过这个爷爷。而且每次常小云叫人的时候老者也不会打理他。
在常小云也叫了声爷爷后老者微微抬起头瞥了眼常小云而后是李桂芝最后看了看李桂芝手里的那只鸡,垂下眼帘一言不发,大有将高深莫测进行到底的架势。
“我想要求您做小云的老师,教授他知识。”李桂芝见人家不搭理自己也不恼只是更恭敬的说道。
这时老人才又抬起头,看了看常小云而后是李桂芝,然后眯起眼睛用那沙哑还虑带病态的声音缓慢说道“你不怕被我这个糟老头连累?不怕孩子给我教坏?我又为什么要教他,难道你认为就凭这只鸡?你是不是太看得起我这个老家伙了?”
“我相信您,而且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李桂芝平静道,何江却是看着常小云。
“小家伙,要跟我学东西可是要吃苦的,你会哭鼻子的。”
“我不怕。”常小云抬着头正视何江的双目大声道。他已经明白妈妈抓鸡带他来这里的目的了,他不傻相反的是很聪明,虽然还不知道妈妈那么郑重的带他来这有没有必要或是这个怪老头可以教他些什么但是只要是妈妈希望自己做到的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坚定完成。只要这样就够了,不是么。所以听到何江的话常小云就很坚定的回答。面对孩子的掷地有声何江也是微微一愣,开始觉得有点意思了。
“哦,那你告诉我你现在都会些什么了,或者你有什么值得我收你做弟子的呢?”开始正视这个孩子的何江打量着常小云缓慢道。
“一页书我看一遍就能够背下来。”虽然是今天才开始可以这样读书常小云还是毫不犹豫的说道。很明显的何江又是一愣神,而后转身进屋子。李桂芝对这老少二人的对话不插嘴不帮腔只是在旁边默默微笑着,见到老爷子进了屋子就知道事情多半已经成了,所以更乐得旁边看热闹,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儿子实在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不一会何江从屋子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随手翻开一页递给常小云让他背下来并言只要常小云在半个小时内能把这大约四百字的书背下来就答应收他为徒,并教授他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而后者接过书为了保证不会出错特地看了五遍后就把那一页文章原原本本的背了下来,一字不差。而时间也不过才用了十分钟而已。何江在常小云背到一半的时候已经从马札上站了起来开始目露震惊之色,在常小云背完书半分钟后何江忽然负手仰面朝天笑了起来,大笑。李桂芝还是面带微笑,常小云一脸不知所措看看母亲在看看老人。
“也罢,也罢。我便收你为徒又有何妨。”笑声停歇后何江转身看着常小云道。
“小云过来给老师磕头。”李桂芝得到何江的应允后立刻接话,就像担心何江后悔似的。何江并没有拒绝常小云的这个在现在时代已经不再时新的仪式,而是稳坐小马札坦然受之。其实李桂芝等人并不知道他们对于何江的估计还是虑有不足,应该说是差了很大一截。解放后何江还去过石家庄陆军学院学习过而转业后又到华大学习过一年的时间,所以何江不止是个传奇的军人还是一个在高等学府深造过的政客。李桂芝知道的那些消息不过是何江解放前的资料罢了。
嘭……嘭……嘭……
常小云公正的嗑了三个头,而后把妈妈递过来的印着解放纪念字样的白瓷茶杯双手递给何江。何江喝了口茶后才把常小云扶起来。
“小云过目不忘这事还有谁知道?”扶起常小云的何江转头对李桂芝正色道。
“没了,现在就我们三个,我也是今天才发现的。”听了何江的话李桂芝也是一惊赶忙回答。
“你们现在记着这件事以后不得跟任何人提起,小云做我学生的事情也要保密,虽说现在看我的人撤走了但是这世道还不明了啊。目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就是世道,就是人心,飞来横祸的例子不少了啊。”何江说完又抬头看了看天若有所思……
“孩子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了吗?”看了会天何江突然对常小云发问。
站在身边的常小云歪着脑袋想了一下道“我今天一直都呆在家里读书没有离开过,以后学校老师叫背书的时候我第三个去背。”
“哈哈……这世道不止需要藏拙更需要藏智啊!”听了常小云的话何江笑着点上旱烟,显然很是满意这个学生。而常小云也知道老师很满意自己的答案,却没有表现出一点得意或是惊喜,就如老僧入定一般眼观鼻鼻观心。就连何江都啧啧称奇,如此心性,这可还是个孩子啊,以后会成长到哪步,何江莫名的期待起来,更高兴的是这个是他学生,他出手扶持直上的学生。
李桂芝在厨房里准备晚饭而何江则在小马札上安排常小云以后的学习日程。说是厨房不如说是一个随意搭建起来的窝棚更切入实际,李桂芝在里面打理带来的那只鸡。本来何江是叫她带回去的可是在李桂芝固执的坚持下那鸡还是扑腾着殒命,何江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他不是不知道李桂芝现在的条件,比他的现状实在说不上差距。可李桂芝现在很高兴甚至说是兴奋也不为过,别说这一只哪怕是把家里剩下的那只也拿来都不会皱上半下眉头,她本来就学不来白眼狼,只不过怀着感恩的心知恩图报罢了。
常小云的学习计划出炉后就是在旁边的李桂芝都是心惊肉跳,她实在不能想像儿子将要怎么越过这座高山。想要出人头地不是简单的努力就可以到达,那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都是零概率事件。虽然现在常小云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可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不劳而获,相反的他需要付出更多,不然那依然是遥远的期盼罢了,连镜花水月都远远达不到。
常小云从明天开始也就是拜师的第二天81年11月9日每天需要早晨6点钟起床然后跑步到何江这里报道,6点20随何江打拳,6点40学习孙子兵法,7点10分学习数学,7点半出发去学校上课,也就是说他只有半小时的时间需要赶三公里多到达学校。中午十二点半必须到何江这里学习观人处事而后一点半出发2点前赶到学校上课。下午7点到何江这里报道而后学习数学,7点半学习兵法,8点打拳,8点半学习象棋或是围棋,完成任务的话十点中回家,不准李桂芝接送,学校节假日的时候学习日程另行安排。只是从时间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常小云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全部泡汤几乎只剩下睡觉的时间,当然睡觉时间还有多少可是另说,安排的时候可是说完成任务才能离开。
每次讲兵法的时候何江都会很严肃的告诉常小云你要学的并不是树上的那段字,知道么。常小云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也是懵懂的点头称知道了。算起来常小云跟着何江学习也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甚至到学校的时候还迟到过。但是现在已经适应刚好能够跟上节奏,晚上其实何江还没有叫常小云下棋,不管围棋还是象棋。只是跟他讲授棋道,当然也不会给他讲些什么棋如人生之类晦涩飘渺的宏观概念,而是浅入深处出的用棋影射人生,人性,世道,有时候兴起还给夹带几个战争故事来说明,当然何江每次讲授都会留有余地给常小云自己去揣测参悟,至于后者到底懂不懂他从来不会过问。在何江看来的人最不能或缺的是悟性,而那些什么过目不忘之类的在他看来都是浮云。还有一点原因是何江认为常小云现在拥有的这个长处的不确定性,要是那天就没了呢,要是现在就依赖上去那么如果真有那天无疑将是毁灭性的。所以讲授一些问题时何江经常用上跳跃式思维或是嘎然而止,久而久之常小云如果遇到某些话题突然停止或是转向也是习以为常,他通常会用自己那歪扭松散的字体记下来回家思索。以至于常小云自己似乎都忘记了自己是可以用心看一遍书就可以记下百分之九十八的牛叉存在。
至于打拳何江只是教常小云一些部队上的拳路,他也不是什么世外高人没什么武功秘籍之类的飘忽东西只不过当过兵所以就教些军体拳什么的。可是在教拳的时候何江还会附带给常小云讲人的身体构造,要害部位,以及几个紧要大穴,怎么防身,怎么制人,受制于人后怎么办这些实用套路。当然在常小云看来打拳也是最为实用的,因为练拳一个月后路上遇到故意找茬碰瓷的同学他都没有在吃过亏,更别说像刚开始上学的时候鼻青脸肿甚至衣服撕破。这些状况都没有再次出现过,当然如果遇到比他还要高上三个年级以上的来携私报复常小云也不是二楞子撒开丫子就跑反正目前比他级高的同学是没法追上他,都是一段距离后就叉腰吐着舌头喘气而后哇啦哇啦破口大骂,常小云这时候已经跑远眼不见为净。当然常小云每次下手也很有讲究只是让对方疼痛哭鼻子绝对不会见血,也就不至于出现小的不成气候老的出手找麻烦的恶心情况,只是常小云每次回家的路上都是凶险异常时不时飞出个石头啊什么的实在正常不过,以至于一路上常小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步步为营每天都不亚于异常小型战争。而常小云的身体素质也得益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