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章节乃是有助于小说理解的一些资料,非小说内容。感兴趣者可以阅读。
关于夜摩天
摩,梵名Ya^ma ,巴利名同。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妙时分、妙唱、唱乐等。欲界六天之第三天。又作夜磨天、焰摩天、炎摩天、苏夜摩天(梵Suya^ma ,巴同)、须夜摩天、须炎天、离诤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五、慧苑音义卷上等所载,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之欢乐。另据彰所知论卷上载,三十三天常与阿修罗诤斗,夜摩天却远离诤斗,故称离诤天。得生此天之众生,乃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等乐修多作,又自能持戒,教他持戒,修持自他利益者。 夜摩天位于空居天之最初层,即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之上层虚空中;纵广八万由旬,范围包括势力地、上行地、林光明地、乘处地、游行地等三十二地。夜摩天王,称为牟修楼陀,身量五由旬,宫殿设于势力地。又有高达一万由旬之清净山、无垢山、大清净山、内像山等四大山及其他诸山,以诸多天花庄严,并有种种河池,百千园林周匝围绕:其殊胜妙乐,远非忉利天所能及。此天寿量为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二百年。亦有男娶女嫁婚姻之事,以互相亲近,或相抱,即成阴阳和合;儿女随念之起而由膝上化生,初生即如阎浮提三、四岁之孩童。 夜摩天王之信仰,始于吠陀时代以降,此天界因系充满欢乐之光明世界,夙为印度民族所憧憬,亦为亡者所欲往生之处。其后夜摩天王逐渐演变为人死后之审判官,而成为鬼趣、地狱之主,即所谓之阎魔王,并相信其天界在天空之上层。然该信仰被引入佛教之后,乃置其位于六欲天之第三天。
关于阿修罗和天人的传说
很多人认为修罗是西方的神话中的东西,好多书友也问这个事情,其实修罗是佛典中记述的一类种族。
喜欢金庸的读者一定看过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佛教的八位护法,其中就有阿修罗,又名非天。
阿修罗遍布,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道。有时佛经并不把阿修罗单列一道,故只说五道轮回。如果但说阿修罗道,指的是天道的阿修罗。阿修罗之所以叫非天,是因为有天福而没有天德。居住于帝释天上。
阿修罗天性好斗,男人特别丑陋,女人却美貌无比。整天和天人打仗,天人会酿一种美酒,阿修罗特别喜欢,阿修罗出美女,天人也羡慕。所以为了争夺对方的东西,大家打个不停。
天人有一面天鼓,每当打仗,天鼓就会发出声音招集天人,还会高喊口号振奋天人,喊的是 天人必胜 非天必败◎##
关于天龙八部的其他种族我会慢慢介绍,首先介绍一下夜叉。
夜叉
梵语yaks!a,巴利语yakkha。八部众之一。通常与‘罗刹’(梵ra^ks!asa )并称。又作药叉、悦叉、阅叉、野叉。意译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称为夜叉女(梵yaks!in!i^ ,巴yakkhini^ )。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据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等载,夜叉受毗沙门天王统领,守护忉利天等诸天,得受种种欢乐,并具有威势。 有关夜叉之种类,大智度论卷十二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行夜叉,常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等。(二)虚空夜叉,具有大力,行走如风。(三)宫殿飞行夜叉,有种种娱乐及便身之物。注维摩诘经亦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夜叉,因过去世仅行财施,故不能飞行。(二)虚空夜叉。(三)天夜叉,因过去世布施车马而能飞行。 另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毗沙门天王品载,毗沙门天王有无病、吉祥等十六夜叉大臣大力军将,及因陀罗、苏摩、婆楼那、伊奢那、阿吒薄拘等五十夜叉军将。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序品载,毗沙门天王为上首,庵婆、持庵、莲花光藏、莲花目、颦眉、现大怖、动地、吞食等三万六千药叉众来会。据大日经疏卷五载,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于北门置毗沙门天,其左右绘有摩尼跋陀罗、布噜那跋陀罗、半只迦、沙多祈哩、醯摩缚多、毗洒迦、阿吒缚迦、半遮罗等夜叉八大将。 经典中常述及身为正法守护神之夜叉。如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宫毗罗、跋折罗等十二夜叉大将,誓言护卫药师如来本愿经之受持者。据陀罗尼集经卷三载,达哩底啰瑟吒等十六大药叉将(即般若十六善神),愿护卫念诵‘般若波罗蜜’者。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两国交战时,由护国药叉先行比斗。据孔雀王咒经卷上载,钩钩孙陀等一九七名夜叉住于诸国,降伏怨敌。然经典中亦述及为害众生之各类夜叉。据大吉义神咒经卷三载,诸夜叉、罗刹鬼等,常作狮、象、虎、鹿、马、牛、驴、驼、羊等形象,或头大而身小,或赤腹而一头两面、三面等,手持刀、剑、戟等,相状可怖,令人生畏,能使见者错乱迷醉,进而饮啜其精气。南本涅槃经卷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二等亦载有该类夜叉之可怖形状,彼等即为夺人精气、啖人血肉之狞恶鬼类。 夜叉之梵语yaks!a,语根为 yaks!,有尊敬、祭祀、躁动等意,指半人半神之群类。故注维摩诘经卷一,将夜叉译作贵人;慧琳音义卷二十三,称夜叉为祠祭鬼,谓印度民间常祭祀夜叉以求福。于印度神话中,夜叉则为一种半神之小神灵。有谓其父为补罗娑底耶,或迦叶波,或补罗诃(梵Pulaha ),或谓系由梵天脚中生出者;其母系财神俱毗罗之随从,或为毗湿奴之随从。于密教中,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密迹力士为夜叉王,称为金刚手,或执金刚。
注:本资料引用部分网络公共资源,为介绍而用,如有异议,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