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试探
过不多时,修文已经把自己的那篇文章写完。修文的这篇文章,立意在前朝道家大师风松子的《水德经》上,风松子大师提倡治理国家时,采取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方法,主张不要过多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样老百姓就能渐渐恢复心境的平和,国家内道德风尚就会建立,人人都不会侵害别人,自给自足。若有人作奸犯科,自有公众的道德去约束他,根本不用费力去惩罚他,在公众的压力下,自然改过自新,不再危害别人。
修文在文章中提到,如若自己为修罗国枢密院丞相,自己必然精简枢密院,乃至三公六部衙门的人员,淘汰没有什么实际职事的官员,给他们一笔厚厚的封赏,让他们回家务农。各个地方衙门也是如此。对于军队,实行轮换兵役制,把现在的常备军队分为两部分,每隔三年,轮换入伍。三年服役期满,给予一定的封赏,放其回原籍务农经商。这样既不会让国家白白的浪费很多的粮饷,让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又可以保证国家遇到危难时,短时间就可以集合一只训练有速的后备军,一举两得。
修文在这里奋笔疾书,鲲方那边无事可干,闲的无聊,不停的打趣修文:“行了哥哥,你这些东西,如果给皇上看到,一定对你说,你既然提倡小国寡民,也不必进学了,早些回家务农是正经。哈哈哈!”
修文写完放下笔,用神识回应鲲方道:“好,你说的对,我现在就走,你慢慢的写。”
鲲方道:“你走也可以,把脑壳借来一用。”
如果不是在考场,两个人恐怕笑出声来。这两人在修罗国的考场上如此“喧哗”,确实可称的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末尾还要再加上,永远无人知道才更贴切。
修文看看小房间的沙漏,还有一半的沙子在上面没有漏下来,也就是说已经过了两个时辰,该给鲲方想文章了,当下传心给鲲方:“听着,开头这样写,为国之道,在与强民,经济之道,在于利诱,强兵之道,在与法严。。。。。”
修文为了不让考官看出一点点破绽,他给鲲方选的入题论点,是跟自己无为而治的道家完全相反的法家。法家治理国家的观点,是出于人性本恶而建立的。法家的宗师韩斯,主张民众是没有主见的,不能让民众有太多的自由,而是要用严刑酷法来约束民众。民众都是没有远见的,所以不能允许民众议论朝政。民众是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的,如果你想民众自愿的按你的意愿走,你就要拿些好处来引诱他,再制定很严格的法律,对那些不受引诱的,或者别有用心来破坏法律的人进行惩戒。
农业上,对务农的民众征收很重的的赋税,每年还要服从征调做一定日期的义务工作,叫做徭役。对于工商业,对于商人的盈利征收很高的课税,组织行业工会来约束商人的商业行为,比如定价要统一,行动要一致,不能过分抬价,也不可以低价倾销。但是,如果家中有成年的男子在军队中服役,该户国民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还要立法规定,凡是私下斗殴的,不问哪方有理,都要被判充军服役三年,并交纳很大一笔罚金。而在军队中杀敌立功的,却可以得到很高的封赏。
法家还认为,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就算贵族违反也要惩罚。并且有些有荣耀的官职和爵位,只有立有军功的人才可以得到,贵族算然血统高贵,如果没有军功也不会被尊敬。法家认为,如果实行以上的措施,百姓就会耻于私斗,而勇于军功。自觉的执行国家的法令,却不会胡乱议论诽谤朝廷。经济上,商人服从行业工会管束,市价稳定。而且高额的税收可以使国家财富得到快速的积累。常此坚持,必将四海蛰伏,独霸大陆。
第四节 入巷
修文如此写这两篇文章,是有他的用意的。因为当今朝廷的重臣,在治理国家上,就分为如此两派,互不相让。修文如此写,一则不管此次大考的文科主考倾向于那边,他和鲲方都会有一个得到高分。另外一篇虽然没有投中主考脾气,但是主考出于另一派面子上的考虑,不能做的太绝,所以也会给个还过得去的分数。
二则,修文想试探一下当今朝廷将来施政的倾向,这样对于他将来做一些决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主意拿定,文章写起来就不费力气,修文这边“说”,鲲方那边写,一个多时辰,鲲方也把文章写完,看看时间差不多,两个人交了卷子,径直回元帅府休息去了。
两天紧张刺激的考试,让鲲方兴奋的睡不着觉。回到帅府,吃过晚饭,非要拉着修文去街上游逛。说是关在黑屋子里写了一天的文章,闷都闷死了。修文看着他冷笑:“很是,很是,你闷都闷死,我却累到吐血。”
鲲方死皮赖脸:“嘿嘿,谁让你是我大哥,你的脑袋就是我的脑袋,拿过来用用,天经地义!”
论到写文章,一千个鲲方绑在一起也及不上修文,可是论到耍赖,一万个修文也就及得上修文一根小指头,修文拗不过他,只好换了身蓝色的长衫,随鲲方出了帅府,奔最繁华的皇城道而去。
修罗国的帝都,乃是犀牛大陆北方第一大都会。人口两百三十万,商户大小接近两万家。所有修罗国大的买卖都在京城设有总店。这皇城大道,长约十几里,从头到尾,酒楼,银号,南北货,古玩,兵器铺,药房,应有尽有。上次修文打造铠甲的店铺――翠玉坊,是这里经营古玩兵器规模最大的店铺。其它的还有,最大的酒楼有邀月阁,最大的银号有聚宝斋,最大的南北杂货有三江老店,最大的药房扁鹊堂。
经营这些店铺的老板,不仅各个富可敌国,而且还间接的利用财力影响朝政。就拿聚宝斋老板薛颜来说,听父亲讲,修罗国三军粮饷不继时候,都会找薛颜来筹措,薛颜从来不收任何利息。父亲讲起他的时候,都很佩服他,认为他是个商人中的君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皇城大街鲲方这些天逛的也差不多了,鲲方看到与大道十字交叉的,还有很多要窄很多的巷子,里面虽然没有大街上这么嘈杂,却有阵阵管弦笙箫之声悠扬的传出来,就拉着修文往西头的第一个巷子里走,想去看看热闹。修文其实也不常来京城,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地方,也就跟着他漫步走进巷子。
两人走得几步,来到一座白玉栏杆的拱桥前,桥前有座牌坊,牌坊横匾在灯火掩映下,赫然刻着“金水第一街”五个苍劲有力的五个大字。牌坊左右各写了一行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落款是“上京杜如是”三个小字。
修文饱读诗书,岂有不知道这杜如是的,马上间恍然大悟。忙拉住鲲方道:“别的地方任你游玩,这个地方却是万万去不得的!”
鲲方奇道:“这里面歌舞生平的,又不是什么危险去处。为什么去不得?你要说得出道理来,我就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