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起国度

章节目录 毛主席诗词(1 / 2)

贺新郎1923

挥手从兹去。wWw。QuanBen-XiaoShuo。cOM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注释】

挥手从兹去: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古诗十九首》之十,“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人有病,天知否:原为“重感慨,泪如雨”。

横塘: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租了清水塘边

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

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hao4)《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凭割断:请割断之意。

翥(zhu4):奋飞。最后两韵原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

欲堕,云横翥。”

【题解】

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离开长沙

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

运。这首词是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

沁园春长沙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舸(ge3):大船。

同学少年:**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一

八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qiu2):强劲。

遏(e4):阻止。

【题解】

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

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菩萨蛮黄鹤楼1927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

项圈,称为菩萨蛮。

黄鹤楼:故址在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需要,于一九五六年

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处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记》,“昔费□

〔礻韦,yi1〕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九派、一线:九派指长江在湘鄂间众多的支流,一线指京广铁路。

龟蛇:龟山在汉阳,蛇山在武昌,两山隔江相望。

黄鹤知何去:唐崔颢有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

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酹(lei4):祭奠,浇酒于地。苏轼《念奴娇》,“一樽还酹江月”。

【题解】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

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五月二十一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员

,**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十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当时在武汉办农

**动讲习所。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

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

二七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09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的诗句得名。

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领导的起义队伍

就叫“工农革命军”。二八年五月,**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

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

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三三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

旗。

匡庐:原为“修铜”,即修水、铜鼓,江西省县名。

潇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

【题解】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共产国际令**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并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领导集团。瞿要求

各地组织暴动,开始了**历史上所谓的瞿秋白“左”倾机会主义。**参加

了八七会议,会后被中央派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九月九日,驻在修水的原武汉

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是**党员),安源煤矿工人,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

联合举行秋收暴动。**当时在铜鼓指挥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暴动队伍计

划先攻克平江、浏阳,然后从南北两路包抄长沙,但在平江、浏阳先后失利。九

月十九日,队伍退至浏阳文家市,毛说服众人向江西萍乡撤退。十月,暴动队伍

被**带上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岿(kui1)然:高峻独立。

黄洋界(gai4):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

木岭。

【题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

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

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kao石块御

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

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红军在哨

口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

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作法】

西江月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

韵。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秋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名。

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一九二九年二至四月间为控制两

湖而进行的战争。四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一枕黄梁: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讲一个叫卢生的,在旅店向一个道士叹

述穷困不得志。道士就拿出一个枕头,说枕在上面就能使他“荣适如志”。卢生

在梦中从婚到死,享尽荣华富贵。转了一圈人生,醒来一看,困顿依旧,旅店主

人也仍然在蒸黄梁(小米饭)。

汀江:流经福建长汀,上杭。

金瓯:指国土。语出《南史·朱异传》,梁武帝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

缺。”

【题解】

一九二八年春邓子恢在家乡龙岩暴动,二九年五月,他写信告知**,因

蒋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地空虚。**应其邀请于

五月下旬率军进入闽西。

采桑子重阳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

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题解】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

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随即

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

愈的**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如梦令元旦1930.01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得名于唐庄宗诗句“如梦、如梦”。

宁化、清流、归化:福建县名。

武夷山:在福建北部。

【题解】

**复出后,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召开了古田会议,整顿了

红军,整肃了不同意见。在三零年初他行事甚为顺利。这首词和下一首词作于这

段心情愉快的时期。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02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由木兰花令(词牌)减字变韵而成。

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情更迫:原作“无翠柏”。

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题解】

一九三零年二月七日,红军和地方党委召开连席会议(二七会议),决定争

取革命首先在江西省胜利,夺取全省政权。军事上是首先攻打吉安,占领后即宣

布成立省苏维埃政府。当时红军还未攻占过这么大的县市。二月中,**率军

从广昌向吉安进发。由于蒋介石命令军队向吉安kao拢,红军在中途退回赣南。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07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称鹊踏枝,宋晏殊改之。

汀州:古时州名,州治在今闽西长汀县。

长缨:《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鲲鹏:《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黄公略: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一九三零年任红三军军长,一九三一年十月

战死于江西吉安。当时他留守闽西根据地。

【题解】

一九三零年三月,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苏共**,李立三暂时掌管上海中

央。六月,他指派中央特派员涂震农到闽西招开汀州会议(又称南阳会议),命

令红军趁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混战之机进攻南昌和长沙。会上成立了以毛泽

东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此项行动。**率红一军团趋南昌而不攻。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于七月二十八日攻进长沙,十一天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

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九月十日再次进

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九月十三日**下令撤围退军。

**率军攻入湖南,何键捉了毛妻杨开慧。各界营救无效,杨开慧在十一

月二十四日被处决。二十七年后,**又写了一首蝶恋花纪念她。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原注】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

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

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

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

“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

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

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

<!--PAGE 5-->

崩,天柱折,地维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