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本于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
龙冈:在江西永丰县。
张辉瓒(zan4):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
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毛的原注:这首词和另外五首一同发表于《人民文学》六二年五月号。这个原注
是毛的秘书田家英查了有关共工的古典文献后,毛加上去的。
【题解】
一九三零年八月五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何
说,“各省从前剿匪,大都不免省界观念,能将匪共驱出省界即为了事。故匪等
东击西串,不能根株尽绝,反而愈延愈广。国府因见及此,特命行营负此专职,
统筹兼顾,谋根本解决,以矫正前此之流弊。”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
中央领导下的“围剿”。
一九三零年十月七日蒋介石占领郑州,胜利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
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布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
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
“围剿”就此结束。
一九三一年四月,何应钦调集二十万军队作第二次大“围剿”,这就是下阙
的“二十万军重入赣”。
ⅰ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注释】
白云山:在江西吉安县东固镇西南。
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
【题解】
蒋介石认为第一次大“围剿”败在“**”,因此第二次大“围剿”改
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五月十六日,红军在吉安县东固伏击蒋
军公秉藩部二十八师。接着在十五天内,从西向东横扫七百里,五战五胜,打破
了第二次大“围剿”。
ⅰ
菩萨蛮大柏地1933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PAGE 6-->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注释】
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
雨后复斜阳: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
【题解】
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
月十四日,**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
数战不利,直至二月十一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二个团,才打破危局。
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ⅰ
清平乐会昌1934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南部。
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题解】
这首词,**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
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lou了同一心情。”当时,**
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被排挤出了领
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喟然长叹,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
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说时竟凄然泪下。(龚楚《我和红军》)
ⅰ
忆秦娥娄山关1935.02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题解】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
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
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上任伊始的
**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
折兵数千,败下阵来。**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
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
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
。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
<!--PAGE 7-->
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
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ⅰ
十六字令三首1934-35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原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注释】
锷(e4):剑刃。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
【题解】
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ⅰ
七律长征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
,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
南、两广之间。
逶迤(wei1yi2):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ⅰ
念奴娇昆仑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原注】
前人(编者按:指宋张元,见《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谓“战罢玉龙三
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
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
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宝时歌女。
昆仑: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西起帕米尔高原,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东
端分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里山,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头。南
<!--PAGE 8-->
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山和
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尺的雪原,**在?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的这
片余脉。
倚天抽宝剑: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李
白《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
遗(wei4):赠送之意。
【作法】
连着三个“一截”,只为立意新奇,平仄破了又何妨?
ⅰ
清平乐六盘山1935.10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
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
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相应。
ⅰ
沁园春雪1936.0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原注】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注释】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天骄: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成吉(ki)思汗(han2):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
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
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作法】
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
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ⅰ
临江仙赠丁玲1936.12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PAGE 9-->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名,曲子多用以咏水仙。此词牌有两种形式,
这里用的是每阙首句为七个字的一种。另一种为六个字。
保安:当时是陕北苏区首府,在陕西省西北部,现名志丹县。
出牢人:指丁玲。丁玲于一九三三年五月进狱,后被软禁在南京。三六年九月,
在**帮助下,她化装逃离南京,于十一月十二日到达保安。
毛瑟:德国毛瑟(Mauser)兄弟设计制造的枪,当时中**队用得很多。
【题解】
这首词是**写给丁玲的。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一九零四年生于湖
南常德,自二七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三十年代著名左翼作家,三二年三月在上
海加入**。她到保安后只有几天,即发起组织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主席之职
。**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称赞“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黄土
沟来了位大作家,也真是“人物一时新”了。
丁玲主动要求到前线去看看。三六年十二月底,**通过军用电报把这首
词拍给在前线的丁玲。来年二月,**亲自下令任命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
副主任,使她真地做了“武将军”。
丁玲于八六年三月四日在北京逝世。
【作法】
大概因为同是湖南人,**在这首词里也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ⅰ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钟山:莽莽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
虎踞龙盘:《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追穷寇:《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
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
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李贺的诗句,见《采桑子·重阳》注释。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葛洪《神仙传·麻姑》里,麻姑对王方平说,“接待以
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PAG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