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的归掾听得虚汗直冒,直到小皇帝发话,不让卫夫篱再谈椒房宫旧事和王子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如释重负。
心里甚至暗自欢喜。
“就是就是,道听途说的事情,岂可在圣上的面前胡言乱语。”
本来小皇帝发话之后,卫夫篱原本就不打算再提椒房宫旧事了。但是一看无缘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的样子,甚至还说自己是胡言乱语,于是就不依不饶了。
仗着自己是小皇帝的沾点亲戚关系,辈分还是舅舅,卫夫篱说话就大胆了一些。
“皇上,这事的确很少有人知道,但是绝非胡言乱语,老臣只想还原真相,为蒙受冤屈的许皇后恢复名誉,还请皇上明察,为许皇后追谥……”
“这个……”
小皇帝有些犹豫:当年的铁案,先帝的决策,怎么说翻案就翻案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皇室的脸嘛?
再说了,现在的朝堂大小事务,也不是他这个傀儡皇帝说了就算的。
归掾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可不可,千万不可。追谥的事情涉及后宫,皇上还得请示太皇太后……”
一句话正中小皇帝下怀,当场就把卫夫篱的念头堵死了。
没错,这事一旦传到太皇太后那里,一旦追查起来,卫夫篱也没好果子吃。
身为太皇太后,她怎么会不知道后宫里的发生那些破事呢?
二十年都不曾提及,估计太皇太后有着自己的打算。
什么打算?不了了之呗!
后宫丑事,能淡化就淡化,不能淡化的,逐一灭口。
事关皇室尊严,岂能容世人胡思乱想?错了也就错了!
所以,现在最危险的不是他归掾,而是抖胆“造谣生事”的卫夫篱。
卫子陌蹙着眉头,暗自寻思:无风不起浪,义父所说的这段后宫秘史绝对是事实。
但是真实的事情,不一定都让天下人知晓。
太皇太后要说谁造谣生事,那就是造谣生事了。
仔细一想,也不对啊……
按照现在大司马王莽的治国理政方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谣言就要辟谣止谣,辟谣止谣就要找证据,让民众心服口服。
如此追查一来,归掾还是脱不了干系。
按理说,他归掾救了皇子,刘氏汉室应该感恩他才对。
时隔二十年了,许皇后和赵皇后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归掾为什么还如此担心呢?
……
归掾当然有他自己的担心。
二十年过去,他从未向当朝皇帝和太后禀报过此事,太皇太后也未必真的知道许皇后的那个皇子是被人用死婴换了的……
现在,突然说许皇后有一个皇子存在,要是老人家硬是要找出这个皇子呢?
那皇子身在何处?是死是活?归掾也不知道。
再说了,现在的皇上也不会希望有一个先帝的皇子突然出现,他的龙椅更是飘摇。。
冷静下来,一个问题又摆在归掾的面前。
卫夫篱怎么就知道有人救走成帝和许皇后所生的皇子?
而且看他那表情,直接将目标指向了归掾?
当时,京城南郊,那稳婆的确是要将皇子掩埋了。归掾蒙面出现,一掌击晕稳婆,救走皇子,谁会知道是他出手的呢?
难道黄雀在后?
难道在后的那只黄雀,就是卫夫篱?
事实上,的确有一只黄雀在归掾的后面,不过那只黄雀不是卫夫篱,而是……
卫家虽然世世代代都是皇亲国戚,但是在王莽得势之后,卫氏一族也就逐渐失势。
卫夫篱当时是一名军营的军侯,并不知道后宫的秘密。也无法自由出入后宫,自然就无法跟踪稳婆,自然就不会发现归掾救走皇子的事情。
他所了解的真相,都是归掾后面的那只“黄雀”告诉他的。
归掾不知道,他身后的那只“黄雀”,原本也是来救皇子的。
……
小皇帝看着殿下二人眉目躲闪各怀鬼胎,就知道此事必有蹊跷。
于是又开了金口:“朕刚刚已经说了,椒房蛊案和先帝皇子的事情,以后不准再提!”
卫夫篱的面色顿时黯然。
归掾却眉开眼笑。
不料小皇帝却又接着说:“以后不准再提,但是……现在倒是可以把事情说清楚的!”
归掾的虚汗瞬间就冒出来了。
“还有,关于掾爱卿二十年前就是一代豪杰的事情,也说给朕听听……”
小皇帝艺术地戛然而止,给卫夫篱和归掾都留下了很大的回旋空间。
不过卫夫篱不是傻子,傻到在小皇帝面前说破当年归掾的惊天秘密。
他只是恰如其分点到为止,在警示归掾的同时,也非常合适地让归掾欠下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以后,他还有许多事需要归掾的帮助。
毕竟归掾是大司徒,掌握着汉室的兵权。
于是卫夫篱呵呵一笑,简单地把椒房蛊案的始末陈述了一遍。
然后顺着小皇帝的话往下说:“椒房蛊案和先帝皇子的事情,其实已经终结,老臣只想禀皇上三思,是否可以考虑为许后追谥……”
皇帝的脸上又挂起了霜。
卫夫篱是识好歹的人,话题一转就绕到归掾身上:“至于二十年前归掾大人的英勇事迹嘛……当年归掾大人舍身救主,为汉室江山下了汗马功劳,像这样的中流砥柱,不算一代豪杰,天下就再无英雄了。”
归掾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的刀疤才停止了抖动。这道刀疤,就是他舍身救主的标识,是他成为大司徒的资本。
当年成帝微服私访遭到反贼的伏击,身为校尉的归掾挺身相救,替皇上挨了一刀,由此铺就了节节攀升的前程。
这道刀疤,至今也让朝廷之上的文武百官有所忌惮,当然也包括深受太皇太后宠爱的大司马王莽。
也是因为这道刀疤,归掾才有倚老卖老的资格,文武百官中无法撼动的尊威。
小皇帝微微一笑,颔首道:“掾爱卿为我汉室江山,呕心沥血了半辈子,如今还得再次出山平叛,实乃我汉室的中流砥柱。”
话题绕了半天,总算又转到阳陵平叛的事上。
“两位爱卿,平叛的事情迫在眉睫,接下来该怎么进行?”
小皇帝一发话,卫夫篱只得把为许皇后追谥的事情先放在一边。
“皇上,老臣的义子卫子陌,其实就是龙骠营先烈莫昭然的儿子,也是龙骠营的死士……”
“啊?”
一惊一乍的又是归掾,定定地看着卫子陌。
哆嗦着嘴唇说不出完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