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215章 乌素梁海!(1 / 1)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人喊马嘶,犹如一条大河滚滚西流。

一万五千骑兵分为四队。前队三千骑,距离大队十余里,为大军向导开路。

后队三千骑殿后,距离大队也有十余里。

右队五千骑,全部是辽东骑兵,以李如松兄弟率领,距离大队十余里,为右翼屏障。

剩下的四千骑兵,跟随步兵前进,护卫辎重运输和主帅。

大军连绵数十里。

三千多车营兵,将几百辆战车布置为一个巨大空心车阵,每辆战车只间隔一丈,犹如一座移动的城池。

两万多步兵、几万辆辎重马车,包括朱寅的指挥车,全部在空心车阵的中间。

最外面是骑兵拱卫,再是车营的环卫,步兵和辎重十分安全。

如果蒙古骑兵进攻,四万大军步、骑、车、火器配合,全部是骑兵的敌军很难啃得动。

没有四五万骑兵,根本拿这四万明军没辙。

可是如今已经不是俺答汗和黄台吉时期了,很多部落不听号令,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好几万骑兵。

更别说,大明金国和察哈尔部的“北元可汗”,一直相互兼并,彼此防备。漠北兀哈良部也和大明金国是敌人。

俺答汗活着的时候,他们尚且不服。更别说俺答汗死了十年。

特务们会利用这种矛盾,散布虚假消息,挑拨离间,合纵连横。

这种情况下,朱寅不信顺义王还能快速调集重兵对付明军。

就算王城真的会出兵,一时半会也无法调集太多兵马。等到王城聚集了几万骑兵,他已经渡过黄河,杀入了河套。

兵贵神速!

……

土默特蒙古顺义王的王城青城(呼和浩特),距离大同边墙虽然有两百里,可是只要出了大同边墙,就是顺义王的直属领地。

这一片原属汉土的丰州地区,已经成为青城王廷辖下的一个个“板升”。

所谓板升,是蒙古人对汉人“百姓”的音译。

蒙古贵族常常南下掠夺明朝人口,带回草原成为奴隶。几十年前的俺答汗,更是攻入山西、河北,一次性掠夺三十多万汉人。

后来又爆发了庚戌之变。俺答汗亲率十万铁骑破古北口南下,围困北京。距土木堡之变百年后,蒙古贵族第二次包围北京。

俺答汗攻不下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只能在城外京郊大肆烧杀抢掠。明将仇鸾不但不敢和蒙军交战,还趁机令部下辫发冒充蒙军抢劫。

大明君臣就躲在北京城,眼睁睁看着蒙古兵在城外逞凶。严嵩说鞑子抢够了就会回去,老道士只能花钱纳贡,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最后俺答汗满载而归。

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好几次被蒙古、女真打到北京城耀武扬武,大肆烧杀抢掠,人口十室九空。京畿地区的百姓倒了血霉,摊上这种守国门的天子。

俺答汗将掠夺来的大量汉人,编为一个个的板升(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