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两广的实际统治者竟然是朱氏皇姓的血脉!这消息传出之后,当真是四方皆惊、风云齐动。wWW!QuanBeN-XiaoShuo!COm虽说建文帝只是个被他叔父朱棣篡位成功的可怜虫,但是,他骨子里的流淌的却也是太祖朱元璋的血液,也就是说,如果孙延寿的玉牒、建文血诏都是真的,那么孙延寿复国起兵讨伐满清,这在大义上就能获取天下百姓的支持。
话说回来,此时在云贵气势嚣张的吴三桂虽然自立为周王,名义上也拉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但是受他反复无常的xìng格牵累,这才没有引起多大轰动;至于台湾一隅的延平郡王郑经,他们一家扯起的大旗不也是反清复明么?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有限传教嘛,现在正主儿来了,霸占两广的孙延寿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朱延寿,听说当时已经有几个大儒动身前往钦州,准备一探究竟!
暂且不论此事真假,孙延寿此番的作为就已经成功搞出了一个噱头,话说那东汉的曹cāo挟天子以令诸侯,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么。。如果孙延寿没扯出这面反清复明的大旗,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众多造反诸侯的其中一员而已,但是,现如今,他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朱延寿,不说那些心系前明的汉人遗族,也不说那些心有血xìng的白面书生,就是同样造反的吴三桂已经郑经等人都不得不派出使者发出慰问,这就是道,中华的礼仪之道。
就在孙延寿复诏伐清的这一天,云贵吴三桂以及台湾郑经的使者都已经抵达后明的都城——钦州。
当然了,作为后明实际的附庸国,如今安南王也派来了以丞相为首的使者团,随驾的除了臣服信之外还有数十船金银财宝。
复国第一百三十九章 有限传教大典之后的翌rì清晨,.大清早的朱延寿就得了寺人禀告,说是工部侍郎兼制造局总管戴梓前来觐见。
朱延寿微微一怔,信手翻了翻最.近的生活记录,他看到工部下辖钦州制造总局除了完善火炮与火枪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按图索骥,设计蒸汽机。
不过话说回来,他这个便宜大.舅哥一般很少主动找他,如今竟然破天荒的找上了门,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倒要看看这个戴梓想做啥。
似乎是见到了朱延寿面上的错愕,那从北方逃来.的寺人乖巧的低着头回道“回皇上,戴总管身后还跟着几个大鼻子蓝眼睛,金头发的西洋人,听总管说,他是想把那几位洋人引荐给你”。
“喔?还有这等事,你不错,好了,喊他们进来便是”朱延.寿面sè不变,嘴里略带赞赏的回道。
寺人应诺之后不多久就领来了几个行为乖张.的洋人。
众人施礼之后.就听见戴梓为那几个洋人引荐道“皇上,这几位先生是来自澳门的葡萄牙使者,他们听说了皇上的新教政策,便马不停蹄的赶来拜见”。
朱延寿展颜一笑,嘴里道“喔?几位先生消息倒是灵通的狠,那么想比你们也应该知道,如今我允许宗教zì yóu传播的地方仅限于钦州、升龙两府已经安南一地,另外,要是葡萄牙商人到我大明经商,所缴纳的赋税要比本国商人略高一成,这一点,希望你们谨记在心”。
一个鼻子上有硕大的黑sè雀斑的教士打扮的葡萄牙人行了一个绅士礼,然后嘴里用一口地道的闽南话说道“尊敬的陛下,您的仁慈让人感慨,上帝在天上,想必也会为您感到欣慰”。
朱延寿微微一笑,他嘴里道“我希望主的传教士除了福音,还能为当地的百姓带来先进的医学以及科技”。
那个名为华德诺的葡萄牙人欣慰的行了一个绅士礼,然后嘴里道“主的光辉散漫大地,主的子民将永远为主所庇佑”。
之后,兴致而来,满意而归的葡萄牙人返回了澳门,
不得不承认,西方人在效率方面做的确实相当不错,自从得到了朱延寿那可以在升龙、钦州zì yóu传教的承诺之后,以华德诺为首的一票神棍当即马不停蹄的奔赴各地,将这个消息大肆宣扬,不过可惜的是西班牙在马尼拉的势力已经被朱延寿连根拔起,如今葡萄牙人能联系到的也不过是爪哇的荷兰人而已。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讯息虽然在澳门一带比较新鲜,但却还未造成那种轰动xìng效应,因为就历史来看,中国以往几个王朝对西方文明都还是表现了相当的兴趣,至少不是象后来的那么极端排斥,这里可以从红夷大炮、八音盒以及自鸣钟等商品的销售业绩看得出,而就文化交往上看,明清两代zhèng fǔ虽然对西方的道德伦理嗤之以鼻,但对他们的冶炼、化学、数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羡慕,不少士子还难能可贵的放下了架子当了学生,所以在近来一百多年里,传教士们的事业变得非常之具有讽刺xìng,因为就他们的传教本行来说,所取得的成果真的是微乎其微,但就个人前途来说那可算得是飞黄腾达,其中尤以利玛窦、汤若望等人为代表,两人甚至在中国zhèng fǔ里混到了正厅级高官。
不过这次华德诺带回来的消息显然更为特别一些,因为就朱延寿的许诺来看,这次教会方面在中国可谓是取得了“突破xìng”进展,实际上就他们原来的打算,能够让中国zhèng fǔ保持在公允的态度,不歧视、不排挤、不压制天主教那可就真的是上上大吉了,而现在忽然听到中国南方的一个国王竟然决定他们在三个地方zì yóu传教,虽说只是这个国家为数众多的领土之一,但良好的开端总是能给与人无尽的想象。
所以当华德诺回到澳门大肆赞美朱延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很不以为然,以为“那个南方的国王”只是要找一些会编写历法、铸造火炮的学者罢了,不过当华德诺等人把开办“东方神学院”事情用商业布告的方式粘贴出去,并且开始大规模召集天主教传教士南下安南。
此时,留驻澳门的各大商业协会像突然被人揍了一顿,他们猛然意识到这里面所蕴含的巨大的商业机遇,于是大票欧洲商业协会一窝蜂的跑到本地的天主教堂,企图在华德诺那里捞一张船票,
朱延寿对于这个历史上的第一个“东方神学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为了表示大明朝廷的诚意,华德诺等传教士的船票是由大明zhèng fǔ包干,由大明水师钦州舰队舰队派出了两艘战舰护航,由钦州出发直航澳门,负责指挥的是大明帝国一名叫苏远的海军副将。所以这些商业协会代表很快就发现他们似乎在这里就能和大明官方进行沟通,于是在一个风和rì丽的rì子里,在众多商人的强烈要求下,葡萄牙王国驻澳门总督维特拉不得不发出信函,邀请大明海军对澳门进行友好访问。
苏远是福建人,与施琅一样,以前他也曾在台湾厮混过一段时间。只不过后来郑成功排除异己,他才不得不出走台湾,在两广一带维持生计。之后一路辗转反复,他摇身一变,又变成了今天的大明水师副将。
因为租借地的特殊xìng,澳门一直在中国的内战中保持着中立地位,所以尽管晋徽浙闽等财团在此前与澳门商业协会有着许多商业往来,彼此并不是很陌生,但为怕引起郑家水师的猜疑,明军方面除了商船之外,海军战舰还不是很方便的开进澳门,而且即使是混进去也不可能,除了无法封锁消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式的方块头福船和西方式的多桅舰船在外形上区别太大,人们一眼就能判断得出,所以为了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当护送舰队行使到澳门海域之后,苏远便把船开到黄埔港停补给,等待华德诺等的消息。
这次接到澳门总督的邀请之后,苏远表现得相当犹豫,当然,这里并非是他不敢去澳门“单刀赴会”,葡萄牙和大明王国不是敌国,而且从信笺上看,这次会晤也不会有什么危险xìng可言,他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自我感觉职务太低,象这类外交事务根本不在他的权限范围之内,而且尤为危险的是他还是一个武官,象这种事情若是一个文官来干倒也没什么,大可看成一个意外收获,但作为一个军人那可就难免有瓜田里下之嫌,要知道若是哪一天不小心得罪了某个小人,在明皇那里奏一本“居心叵测”或“里通外国”之类,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经过仔细斟酌之后,他收下了澳门总督的礼物,但委婉的拒绝了他的邀请,当然,根据中华上国历来的规矩,为了表示“天恩荣宠”,他也给澳门总督回赠了一些丝绸瓷器以示友好。
虽然因为明军水师将领过于谨慎而关闭了官方大门,但这并不能抑制广大商家对金币的追求。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外贸形势来看,南方沿海的一两个通商港口简直令人郁闷得发疯,欧洲商业协会们现在做梦都想打开中国的门户,与这个人口世界第一的庞然大物进行全方位的贸易,于是在众多商业协会的联手施压下,华德诺等人不得不连夜赶赴钦州,再次向孙延寿传递了澳门商业协会代表随船南上的请求。
欧洲商业协会在此事上确实表现得盛意拳拳,为了讨好朱延寿的欢心,一众澳门、荷兰、英格兰商人除了奉送大批“进贡”之外,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愿意为国王陛下的“传教大业”贡献一份力量,为正在筹备中的“东方神学院”添砖加瓦。
这个要求还是可以考虑的,而且之前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也找到了先例,据说原来的三宝太监也干过同样的事情,而且明成祖陛下听到这个“威服四海、外夷来朝”的消息之后也是立即“龙颜大悦”,所以在朱延寿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上砸馅饼的事情,不花钱的买卖谁不愿意干?!
南下时的三艘舰船大大扩充,在安南进港时候已经变成了六艘,待一众传教士和大批商人赶到河内的时候,“东方神学院”经过近两个月的rì夜施工终于竣工,而安南王则亲率一众大臣出席这个学校的落成典礼。
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教授东西方文化的学校在命名上倒是经过一番波折,按照华德诺等人的意思,这所学校应该叫“圣约翰神学院”,不过当他们一提出这个名字就遭到了以李轻车为首的明军留守大臣的激烈反对,其实对于朱延寿要开这个劳什子什么西人学堂,绝大多数大臣都觉得有点莫明其妙,要知道咱们中华乃天朝上国,人文荟萃jīng华无数,自己研究自己的都还忙不过来,那还赶着学蛮夷一套岂不是有点匪夷所思?!有这功夫还不如把钱财花到国子监、律算学堂等国立大学上,不过想法归想法,既然朱延寿一定要办,他们也胳膊拧不过大腿,何况这个时候朱延寿打的是“师夷长技”的旗号,那按照燕王“千金市马骨”的历史教案,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自从英国佬屡立大功、深为朱延寿宠信之后,现在在大明朝堂里倒也再没有人敢拿什么“红毛蛮夷”之类说事,所以在这个趋势下,大部分都愿意把传教士为朱延寿服务理解为主公“德行深厚、威名远播”,从而导致连番外人才都“四方来投”。孔圣人都说了,治理国家贤才是第一的,君王要以优抚人才、善于用人为第一美德,而且象华德诺先生这样为我大汉立下大功,不求赏赐只要求办个学校教书育人的品德简直只能在“三代之治”那种背景下才能找的到,如此淡泊名利真是不能不让人钦佩。时下建州蛮夷乱我中华,世风rì下,这种风骨不鼓励一下真的是说不过去。
饶是有了很大的民意基础,但这么多老外突然出现在河内,其观瞻效应也是轰动xìng的,广大百姓除了对欧洲人的外貌服饰惊叹万分之外,也对他们携带来京的商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当这一队乱七八糟的欧洲商业协会代表团招摇过市时,万人空巷,勤劳善良热情似火的钦州人民在大街两旁集体列队欢迎。
这种场面令安南朝廷一众官员大感得意,要知道象这种活动就算在历史上都不多见,几千年来,有过这个记录的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盛世王朝,国家强盛、君主贤明,大臣能干,所以此次大规模蛮夷来朝虽然和他们拉不上什么关系,但也不并不防碍他们享受这种成就感。
听闻华德诺等人来河内,而且还有许多商业协会代表随行,安南王立即派人传诏,在王府内接见这些国际友人。
出于礼仪方面考虑,能够得到安南王接见的只有一些商业协会的头面人士。安南王高坐在王座上,看着这些老外排成队伍鱼贯而进,心中真是得意非凡,虽说自己只能算个附庸,但眼下安南马上就要一统,而且万邦来朝,怎么说这也是一大功呀。
“拜见尊敬的国王陛下,我是葡萄牙雅马哈商业协会代表!……”
“……我是葡萄牙峰奇商业协会……”
因为澳门总督铺路的关系,排在最前的都是葡萄牙人,这些人一一按照中国礼节对安南王跪倒磕头,两跪六叩,极为合拍。
待到葡萄牙人走完过场之后,两名身材高大的商业协会代表走上前来,却没有跪下,只是右手抚胸,深深一躬,用荷兰语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
未等说完,侍立一旁的安南寺人当即怒声喝道,“大胆蛮夷,还不下跪?!……”
安南王摆了摆手,转过头来,朝华德诺问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语言?!”
“是荷兰语!!”华德诺有些吃惊的看着安南王,据他所知,这位国王陛下极为聪颖博学。
安南王缓缓的点了点头,然后嘴里道“喔?可是来自爪哇的?”
“尊敬的国王陛下,您的智慧令人惊叹,”荷兰佬渐渐回过神来,微微躬身道,“我是沙林?纳尔逊勋爵,东印度公司代表,”他回手指了指同伴,“这位是荷兰皇家海军少校杜兰朵!!……”言罢,两人再次一齐抚雄躬身,“在此,谨代表荷兰向陛下表示谢意……”
安南王面sè一抽,这事儿说明白与他还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想到这儿他也只好连连摆手,嘴里道“罢了,要谢还是感谢大明的皇帝陛下吧,是他的仁慈,才能让你们到这里”。
荷兰佬愕然道,“为什么?!”他耸耸肩膀,“尊敬的陛下,!!”
“不对、不对,你这么想肯定是错误的嘛!”安南王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笑道,“这里是安南,安南又是大明的附属国,所以,你必须感谢大明的皇帝陛下。”V!!!